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某一天你买了一些对自己有所提升的书籍,但是翻看的频率,从计划每天看几页,到计划每周看一次,最后变成......无疾而终。
在全民知识焦虑的时代,为了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每年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好好啃下几本有价值的书,跟上世界不断前进的脚步。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去点击每篇关于阅读的文章,教你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阅读量。
但很多时候对这些攻略我们也是阅后便忘。理解容易,执行太难。其实我们在阅读这些攻略时,却实实在在地浪费掉了原本可用于真正看书的时间。
由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电影在其海报上有这么一句话: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与其纠结自己是否有决心养成复杂的阅读习惯,不如来看看,博客主持人Neil Pasricha在自己的书中给出的如下3点建议。
在决定读书前,做到这些并不难,但却有奇效。
01 减少不必要信息的阅读
美国畅销书《重塑幸福》的作者马克曼森曾表示:
自己每天也只阅读维基百科新闻的头版内容,只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很多人每天确实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用于浏览网络上的各种信息。
你觉得你在跟上世界变化的脚步,但事实上你只是步人后尘,你的个人并没有得到什么提升。
那么,往后退一步吧,尝试取消多余的新闻订阅或者APP。
专注于可以对你生活提供最大价值的信息,然后把剩下来的时间,投入于自我提升的阅读中。
02 在床上阅读时,选择暖色
如果你觉得在床上阅读能让你感到安心和舒适,这时换上一个暖色的灯对自己更有帮助。
暖色的灯可以让你在看清书页的同时,帮助我们身体产生褪黑素。
褪黑素是一种调节睡眠与苏醒的激素,会在夜间向你的身体发出信号,告诉身体是时候睡觉了,从而提高我们的休息质量。
03 整理书籍,对图书进行详细分类
也许你想说,我买的书也不多,还需要刻意整理图书吗?
通过有效的图书分类,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知识盲区。
如果你发现自己某一类书籍很少,或一本都没有,那么你就可以考虑自己是否有需要增加购书计划,提高购书的目的性。
啃下一本书其实是挺累的一件事。
我们在看电影、玩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即时感受到心理上的愉悦。
这种短暂的强烈兴奋感会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
不同于看电影和玩游戏等活动,读书需要我们真正投入并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
读书不是及时享乐,而是底蕴的积累。读书的收获,是长远和持久的,而且对我们的成长无疑更具价值。
世界正在悄悄奖励读书的人。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个时刻,给你带来应得的回报。
结语
在读这本书前,我对所阅读内容的见解是什么,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
1、我希望自己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到什么?
2、看完书后,我学到(了解到)了什么?
3、和我之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或进步?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相信你再也不会“过目就忘”了。
想第一时间收获更多有用又有趣的知识,
欢迎关注李威脑力训练学院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