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利国名誉主席,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者,更因为她是一位胸怀极其宽广的人,是一位真诚善良的人,是一位身居高位,却一直有一颗平常心,一直以平常心待人的人。她一生都非常关心少年儿童,为下一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宋庆龄的一生确实为培养少年儿童成长竭尽心力。
一、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宋庆龄说:“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教育观点就是指“用什么思想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1.树立为国家造就人才的思想。她认为:父母的眼光应该效得延大些,酸励孩于投身到变革社会、改造大自然的实践中去,这样才称得起是好样的后生。 2.培举孩于源苦奋斗的精神。“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怎样爱法,怎样才是真正的爱,都有很值得研究的道理。” 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呢?宋庆龄说:“应该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应该分配给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尽可能自己做,这样来培养劳动观点。”“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坚忍不拔的意志,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3. 要自觉地担当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她告诫父母们:“我们承认孩子的禀赋有差异,但是孩子的好坏,主要是教育的结果。孩子从初生之日起,就受着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是‘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成年人——特别是亲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思想品德强烈地影响着孩子。” 4.要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真正的志愿不是选择什么职业,而是和树立什么人生观联系在一起的。”“把孩子炼成优质钢,不管把他们制成什么成品,都能永远锋利,坚韧,不生锈。” 二、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1.要以身作则。宋庆龄从孩子好模仿的特点出发,首先告诫家长要注重身教。她说:“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 2. 不要简单粗暴。宋庆龄深刻分析了对孩子简单粗暴的危害。她说:“有些人采取‘打’的办法,认为孩子不听话只有打才能生效。打,可以使孩子被迫服从,勉强行事,但是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反而会损害他们的心理发展。” 她告诫父母亲们:“教育孩子是个十分细致的工作,不能简单急躁行事,尤其不能因泄愤、出气而打孩子。” 3. 要坚持正面教育。宋庆龄说:“对孩子要坚持正面教育,运用启发、说服、鼓励等方法进行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工作。要善于用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的形象鼓舞孩子,以表扬孩子的好行为。用生动的事实对他们讲清道理,树立榜样,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找到行为的标准。” 4.要循循善诱。宋庆龄注意到,孩子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好动,二是好问。她认为,这不是缺点,要正确看待,应利用这些特点循循善诱。 5. 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宋庆龄说:“相信集体力量能使孩子更自觉地上进,孩子只有在自己的集体中,才能更好地成长。” 宋庆龄的这些话,大部分都是30多年前说的。我们今天读起来仍然觉得十分亲,十分切合实际。愿家长从中领悟更多的教子之道。教育孩子,成为正直、谦虚、有作为、有志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