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里的某一天,多年未曾谋面的一位发小因为私事来我家串门,闲谈中她说起家里有一个姑娘还待字闺中,让我帮忙物色一个合适的男孩子。当时我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敷衍地说我会帮忙留意的。
大约一个月后,我跟几个闺蜜去鸿门岩玩,喜欢拍照的我不经意间发现拍出的照片曝光有点不对劲。回家后我又仔细检查手机才发现手机的后摄像头玻璃碎了。从网上咨询无果后,我决定先从街上的手机店里试试能不能修。正好一个闺蜜说她曾经的邻居的儿子以前就是修手机的,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原来的店里。我们决定去碰碰运气。
闺蜜领着我直奔她记忆中的那家手机店,进了店里,那个男孩居然还在。在查看了我手机的问题后,他说需要从网上买个配件,得等几天,我同意了。接下来在我们准备离开店的间隙里,闺蜜跟他闲聊了几句,问他有没有对象,需要不需要给他介绍一个。因为他们曾经是邻居,又有层亲戚关系,所以问这样的问题也并不唐突。男孩大大方方地说还没有对象,有合适的给介绍当然好了。
看着眼前这个成熟稳重的大男孩,我突然想起了那位发小拜托我的事。男未婚,女未嫁,岁数也相当,这不正是最合适的一对吗?于是,一出店门我就跟闺蜜讲了我的想法。没想到她更性急,立马就决定第二天去征求一下男孩的父母的意见。
第二天我跟闺蜜装作散步顺便转悠到了她以前住过的那片区域,心想如果碰上了男孩的父母,有意无意地说上几句,别显得太刻意最好。结果是因为周围添了很多新的建筑,找男孩的家也颇费了些周折。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进了男孩家,自我解嘲权当是串门了。
结果当我们进去一说明来意,男孩的爸爸就急着打电话催老婆回家,两口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且说第二天就想让女孩家的人来他家相亲。我不禁失笑,碰上了一家更性急的人。
既然男方同意相亲,那么接下来就得我出面了。我先联系了发小,把男孩工作的地方具体位置详细地告知她,让她找个机会跟女儿先悄悄地看看,如果觉得男孩还行,再决定下一步的相亲。过了没几天,发小就回话说她们娘俩偷着看过了,觉得还行。我说男方家提议让去他们家里看看,没想到发小坚决不同意,她的理由是男方还没有见过她闺女了,看对看不对还两说了,去相人家的家不合适,应该让男方去她们家相相再说。我一琢磨是这么个理,于是让闺蜜联系男方确定了第二天去女方家相亲。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行四人到了女方家,其中包括男孩母子俩,闺蜜和我。在一番嘘寒问暖之后,我们让男孩和女孩单独待一会儿,结果不一会儿,男孩就出来了,我们问谈得怎么样,男孩只是说互相留了微信。毕竟是第一次见面,没话说是肯定的,我们也不再说什么,一行人在女孩家院子里转了转就告辞了。
过了几天,男孩的妈妈让问问两个人处得怎么样,我打去电话问发小,她说男孩天天往她家跑,天天叫上闺女不是去吃饭,就是去逛街。她说有点担心名没名,份没份的,怕村里的人们说三道四。这一点倒是可以理解,毕竟人家闺女在这之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根本不像现在的女孩子们。我提议既然两人相处的挺好,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不如早点订婚算了。
说到订婚,两家人都十分爽快,都同意早点订婚。但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却颇费了番周折。女孩母亲,也就是我的发小说她们村里房前屋后的邻居有娶媳妇的,也有嫁闺女的,彩礼都是十三万八,自己家自然也不能少了,否则会被周围人笑话,认为自家的闺女不值钱。而男孩的父母觉得自己住的镇上彩礼最多的是十万八,凭什么让我们出十三万八,我们儿子又不是娶不上媳妇了。就这样因为三万块钱事情陷入了僵局。
此时,从没有干过这种事情的我跟闺蜜都感到无奈又无趣。我们不过是觉得男孩跟女孩挺合适的,我们又不图什么,走到这一步让我俩觉得真的是多管闲事了,发誓说以后再不会管这样的事了。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打住了,结果没几天发小又给我打电话,说是男孩家又托人说合来,再说两家孩子也处的挺好,自己愿意退一步,也就是说那有争议的三万可以缩减一半。虽说觉得好像讨价还价的做买卖了,可事情毕竟开了头,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在双方周旋。好在这一次男方家比较痛快,没再说什么,决定择日举行个小型的订婚宴。
阴历七月底的一天,男方在自己家的小饭店里摆了三桌酒席,请了一些至亲好友,当然也有我跟闺蜜这两个介绍人,来参加两个孩子的订婚仪式。席间看着男孩跟女孩耳鬓厮磨,你侬我侬的甜蜜,我突然觉得虽然经过了一番波折,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种幸福感令人深感欣慰。
宴席结束后,男方为了酬谢我跟闺蜜,非要给我们红包,我们坚决的拒绝了。我们只是做了一件成人之美的好事,如果接受了红包,我俩岂不成了真正的媒婆了。
事后闺蜜问我,如果再看见有合适的会不会撮合?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会了。大概这也是女人的天性吧,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