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中遇到困难时,父母除了接纳和理解,还需要给孩子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敏感的孩子不合群、羞怯,在刚开始几年或许是正常的,但如果父母没有鼓励他们与人交往,长大之后可能就会变成真正的社交退缩。
在学龄前,孩子因害羞、不善社交而感到痛苦,父母要怎样才能打开小宝贝的心门呢?
先共情,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
共情能够让孩子平静下来。因为当大脑感知到共情的时候,自主神经系统就会让身体放松,相反,如果我们受到的刺激过多,就会激活自主神经系统的「战斗-逃跑」机制。
共情的正确打开方式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就是用行动或语言表达父母的基本态度:无论他们有什么感受,无论他们表现得怎么样,父母永远都是他的保护伞,和他们在一起。
第二步就是,关注孩子正在经历的事件,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他们的体验,识别和认可他们的情绪感受。
「这真的让你很难过是吗?」「我看得出来,你因为不喜欢集体游戏而被小朋友们嘲笑了,你真的很难过,不想去幼儿园了。」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的认同,会卸下内心的防御,从封闭状态转为开放状态。
接下来,父母就可准备好真心实意地倾听孩子的声音,不做任何评判,让他们自由地抒发想法、释放情绪就好。
再轻推,协助他们适应环境。
只有共情是不够的,父母还需要给敏感小孩一些必要的支持。由于敏感小孩的情绪反应阈限低、反应强度高、恢复平静慢,任何快速、高效的策略都不适合他们,只有一步一步缓慢前行的方式才不会遭到他们强烈的反抗,而且能帮助他们逐渐脱敏。
也就是说,父母需要预先策划好他们的行动计划,根据i(当前可接纳的刺激强度)+1+1+1+…的节奏一步一步往上爬,不能寄希望于i(当前可接纳的刺激强度0+20+50+100+…的跳跃式发展。)
比如,你第一次带他们去游泳,他就表现出对游泳池的巨大恐惧。那就不适合直接把他扔到水里;也不必预设立场,认为「哦,他就是不喜欢水,天生不是游泳的料。」
你可以先为孩子制定一个谨慎前进的行动计划:
第一次游泳之前,先带孩子旁观其他孩子游泳的画面,让他有时间做好心理准备;也可以向他描述自己或是其他家庭成员第一次游泳的心情,让孩子知道,又期待又害怕的复杂心情是很正常的;也可以和他一起回想他曾经尝试新项目的成功经验。
比如,刚开始很抗拒滑滑梯,但后来鼓起勇气踏出第一步后,又觉得滑滑梯很好玩。
接下来再共同商讨出一个行动方案,让他知道在游泳池里可以做什么,如果真的不喜欢,是否可以放弃,或是否有其他选择,但坚定地鼓励他,不管怎么样,都要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呢?
第一次正式进入到游泳池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一只脚先沾水,在一只脚沾水能接受的情况下,再两只脚踏到水池,等孩子接受两只脚踏到水池,再没入更深一点。
父母还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游,以身示范对游泳的热情,直到孩子感到自在、放松,再交给游泳教练。总之,要耐心、重复的示范和指导。
最后,对敏感小孩的点滴进步给予即时具体的积极反馈。
当敏感小孩迈出勇敢的步伐,开始尝试新经验时,父母要及时地给予积极反馈,强化他们勇敢、乐观的一面。这种积极反馈一定是紧随孩子的真实的行为表现,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哪一种行为是勇敢的、值得赞许的。
「你今天在教练的协助下,尝试了2次跳水,真的很好。」千万不要夸张、造假或与其他小朋友比较,「你在游泳池的表现简直太棒了,其他小朋友都没有你游得好。」
另外就是要具体地描述他的进步,越详细越好。这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自我形象。
比如,回顾他们一个月前或一年前在面对新环境或陌生人的表现,与现在的表现进行对照,让孩子们感知到,能力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循序渐进地改变,而不是瞬间发生的奇迹。
「你第一次游泳的时候,紧紧地抱着妈妈不放手,哭着喊着要妈妈带你逃离游泳池。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你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戏水了,还能在教练的协助下,在游泳池里游来游去,进步很快。」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气质,气质是天生的,也会长久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如果你的孩子胆小害羞,不一定是你的养育方式有问题,可能他天性敏感。跟一些天性活泼的孩子相比起来,养育敏感孩子,对于家长而言,的确是挺大的挑战,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支持。
但是,请你意识到,孩子们天生就是千差万别的,气质只有表达方式的差异,没有高低优劣的差别,也并不意味着敏感孩子就会成为问题小孩。当父母顺应孩子的独特气质,做好孩子们的「园丁」,为孩子提供适合他的,蓬勃发展所需要的独特条件,给他必要的支持和鼓励,敏感小孩同样能够成长为积极、勇敢、乐观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