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深处的高淳(原创散文)



高淳,离着南京主城有一百多公里路程。沿途风景变幻,绿色葱茏,芦苇花都那么立体剪裁风格。高淳地处江苏最南端,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是全省唯一没有过境公路的一个县。如今高淳地铁站显赫壮丽的像极了某部电影中小城故事男女主角告别的拍摄地火车站。                                 


前几年第一次去了高淳的桠溪和游子山茶园,桠溪镇是欧洲慢城联盟授予的中国第一个慢城。慢城的宅院大都带着篱笆墙的影子,踱步的大公鸡都那么的从容,艳羡不已。慢生活,不是要让时光逆转,回归那个下河捞蝌蚪上树捉蝉的童年,更不是要回归到以为生活只是诗,生活一定绚丽多姿,没有苦难的年龄。


游子山青山茶场,那里是呼吸新鲜的满满都是仙气缭绕鸟儿斗曲撩歌的地方。是高淳茶叶的主产区之一,共有茶园面积约4500亩,年产干茶约1000公斤。春天的青山茶园茶垅间雾缕飘乎,缭绕于那些采茶的女人们的花布衫上,远远望过去,霓裳羽衣不过如此吧。美丽的风景,怎么能不让那些画眉鸟儿谛视的份外出神呢!茶香与野花香交融在一起,弥漫开来,一个令人感动的灵动又不失优雅的世界,鸟儿飞过来,和人们一起开个茶会。




人类原本就需要慢节奏发展的时代,需要一个慢节奏喘息的空间,给人们小心脏带来林间跑山鸡安宁鸡汤的滋养。古镇是将我们带进慢悠悠的生活中,让我们洗涤自己的心灵,投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彻底回归到一种人的本真质朴的逍遥状态,古镇舒适宜人的景色,天空雁鸣,美着美着就醉了。                                                   


高淳古镇,去了不止一次,季节不同,感触不同。这里,早已成为备受各地游客青睐的掌中宝。美名盛传的高淳固城湖湖众多水产,膏体肥厚的螃蟹、蟹黄汤包、龙虾、水八鲜,妥妥习惯于的主角光环。早园竹笋、炒鸡头菜、砂锅大鱼头、青团和老街豆腐干等等诱惑的城里人每逢周末都忙不迭的去享受一番。   

老街有一条巷子叫井巷,巷子里有一口近500年历史的古井:“乾隆古井”,原名大成井。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的时候,曾引用过这口井的井水,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乾隆古井”。这个井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井水清澈洁净甘甜,曾经成为人们争相饮用的圣水。                                         


高淳民俗风情的名片则主打在建于宋代,原名正义街的一条弧形青灰色明清风格建筑,金陵第一街的老街上,这里也是江苏省文物保护最完整的老街。每年春天的金花节,夏天的荷花节,秋天的螃蟹节和冬天的年货节。高淳滋味,你只有来了才知道。                                             

高淳原本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这里的方言号称江苏第一高难度的地方语言。高淳老街上一户经营豆制品的老板娘三十岁,一口“高普音”,似乎和南京城里人的“奶油夹心普通话”区别不是多大。她笑盈盈的说:“高淳就是南京嫁出来最远的女儿。”           

高淳古方言已有“4000岁”,归于吴语系,保留了中古时代的发音,属于古吴语,在全国方言里独此一家。高淳土话发音轻,语速快,多用浊音,即嘴唇轻动而气流从鼻腔发出,素有“语言活化石”的美称。此外,高淳土话从古至今一直无法书写,也缺乏音标体系,只靠当地人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高淳方言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可是立下了不朽的战功。战时密码通讯被中国通越南人(在中国通讯培训结业)很快破译,好在作战部队有一些高淳籍贯的士兵,当通讯员们背着步话机用高淳方言互相喊着指令时,越南人彻底傻了眼。青春永驻,激情痛快挥洒着热血的高淳男儿,在那场和平年代的战争中,长眠守卫在广西边陲十几位年轻的士兵。他们是时光的追捕者,先驱者,义所在,心光明。战争后,越南政府派来几批参观考察团,来高淳,学农业,也许,不仅仅是为了新型农业的考察。                   

  

老街街口一家手工陶瓷年轻女店主是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专业大学生,她安静满足的守着一年七万元租金,楼下60平米,楼上90平米的老街店铺,任由她母亲在一旁抱怨高淳现在恐怕只有六七十岁的人才能说出一口地道的方言了。“切别”就是“吃饭”,“洗宝宝”竟是“洗澡”,“卖纱帽”则是“问路”。"爸爸去哪儿",翻译起来有点嗲,高淳“嗲嗲,偶跌到拉忒克撒”。

高淳出陶瓷。所用之泥取自深藏于古丹阳大泽畔的陶土矿石。在木杵的敲击声中,在木轮转动声中,南京高陶延续着古老东方不朽的传奇。看到高淳陶瓷博物馆的瞬间,才明白原来南京除了盐水鸭和云锦,还有了高淳陶瓷名扬天下。在2014年高淳陶瓷独家承制了北京APEC峰会招待宴,“盛世如意”珐琅彩国宴用瓷耀眼全球,此后,又陆续为南京青奥会、乌镇世界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大型会议、活动等制作国宴用瓷,惊艳世界。由此“高陶”成为国宴专用餐瓷,结束国宴用外国瓷具的历史。

老街原先的长度为1135米,现在只有800米长,老街的路面用了胭脂色枞阳石横向排列,古朴典雅。沿街建筑多为双层砖木结构设计,挑檐、斗拱、垛墙、镂空的木窗,木板排门,也有高门堂牌坊式。各家各户各有讲究,哪怕一块儿砖都是如此风姿别致,吸引了眼球。 


                                         

高淳地处苏皖边界,在战争年代,是交通要道。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高淳老街东端,吴氏宗祠,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1938年6月,陈毅率领新四军一支队东进抗日,自皖南到达高淳。司令部就设在吴家祠堂内,这是新四军开辟茅山根据地的第一站。当时陈毅司令员激情满怀,挥毫写下了《东征初抵高淳》的壮丽诗篇。从此以后,吴氏宗祠成为融古建筑艺术和革命纪念意义的场所,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支队政治部在高淳设立新四军住高淳办事处。先后为高淳县城地区建党做了大量工作,为高淳地区民众坚持长期抗战打下了基础,也为东进抗日新四军架起了通往皖南的桥梁。                                                       

高淳历史建筑中山大街60号店铺,是高淳木制手工艺保护基地,不知道这里是不是芮林外婆家的房子。她外婆家在高淳也算大户人家,现在老街上还有两套门面房。夫君殷先生很有前瞻性,预备退休后到老街门面房开个茶社,和岁月一起行走。店铺内,崖柏,纳入囊中两块儿。看中绿色漂亮的丝织袋子,凝神屏息想起了马未都先生和王世襄老先生淘宝还价不砸吧眼皮子的劲儿,照着脚脖子砍,于是乎那就这样吧,饶到手这柔软光滑的袋子,满瘤疤的崖柏穿上件外套,更加多了一份文玩的神韵。                                           

铜板大的泽蟹,油炸细嚼,阵阵蟹味儿,干香脆酥。辣中溢香,香中透辣,辣而不燥,这就是香辣蟹。老街上美食店卖螃蟹的很多,一盆盆色泽饱满的香辣蟹,价格不是多贵,原来这就是高淳养殖户俗称的“早熟蟹”。“早熟蟹”长不大,一般过年前在养殖户那里拿货价,大约十块钱一斤噢。蜕壳要蜕几次才能成为壮年蟹,而螃蟹蜕壳退不到底了,最小的“早熟蟹”只有一元硬币那么大,成为第一批盘中餐的螃蟹。不过,老街餐馆里的早熟蟹个头有柿饼大小,完全属于再脱壳一次就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膏肥黄板结的丰收季节螃蟹了。   

秋天的高淳,最为诱惑的就是高淳湖中那些张牙舞爪沉甸甸压手的大螃蟹。波光粼粼,湖面上渔船不是很多,抓螃蟹的时间多为夜晚,所以感觉湖水并不是很深。高淳人热爱自己家乡知名特产的专注度可敬可佩,全国人大代表邢清松创办开建了全国唯一一家螃蟹博物馆。在高淳,围绕螃蟹产业做好旅游体验文章,建设游客观光农业,打造渔业旅游观光项目。中华绒螯蟹博物馆,则全面展示出来螃蟹文化的主题,连地面上的雕塑也全部是活灵活现巨大的螃蟹。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对螃蟹情有独钟,好比《东坡志林》说,“当为我置酒、蟹、山药、桃李,是时当负重从公饮也,总要人家预备了酒和蟹,他才开心去赴宴,苏东坡自称“馋”太守,性嗜蟹蛤,螃蟹的诱惑难挡,一诗换像两尖团。南宋诗人陆游家乡绍兴的螃蟹也是又多又好,有两句诗说:“蟹螯暂擎馋涎堕,浔洒初倾眼微明”,就像清酒才从瓮中倾倒出来,眼睛就放了亮,掌上刚剖开蟹螯,口水就滴滴答答淌了下来。                                       

什么是思想?思想也许归根结底就是你对待金钱的态度和适度把握的能力。日出斗金,日落斗银湖光山色旁的“清音坊”,同伴小易15岁大的女儿乐乐,谈到韩国、日本现代组合和她热爱的动漫游戏人物设定。感慨不断变幻出现的新鲜目标。只是我的日韩偶像记忆里,只有裴勇俊和木村拓哉。小公主:“老师一张动漫人物设计稿费500+”。我夹住一筷子味道美极鲜嫩的菱角梗:“喔,你老师年纪?”公主热的小脸绯红:“11岁。”看来这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可视作浓缩咖啡一般化作三个字“精气神”,绘画作品自古以来就比写字……                                             


                                                     

老街里面一户小户人家的门牌,民国建筑,座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青砖小瓦。院子里并肩而立两颗高大的大树,一颗树上绽放着茂密火红的石榴花儿,另外一颗树上喜滋滋挂满了富贵黄色小小宫廷灯笼一般的枇杷。镜头中望过去,碧蓝如洗的蓝天,辉映着两颗明艳动人相依相伴用情至深的果树。树的主人是一位有把子年纪的老者,他说这两颗树龄有60岁了,还有那不远处造型十分独特的歪脖子老槐树,也是他童年时代起就有的树,不过,这是一颗野槐树,是飞鸟叼来的种子。高淳古镇这块神奇的土地,每一颗树木的枝节细末,都充满着浓浓的爱意。每一片粉墙黛瓦,都诉说着“天人合一”的时光故事。江南圣地,水墨丹青,绝美经典,历久弥新!

杨春燕2020.红五月我想出去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941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397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345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851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868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88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1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75评论 1 31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45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96评论 1 35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89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37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07评论 1 27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08评论 3 37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37评论 2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