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上,全国各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发声,我们想到说不出来、说出来不言简意赅的素材,在这里都有了最权威、最详尽、最前沿、最达意的展示,这就是《人民日报》的魅力。
如果经常看看人民日报,我们就有了机会接触到最棒的表达方式,在一次次的阅读中,优美、练达的文字对于我们大脑的良性刺激,会逐渐定型,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积极地、开拓的思维类型。
《人民日报》的文章标题都很吸引眼球,2月8日的《提高健康中国建设的“到位率”》《用历史滋养“新的时间”》《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古朴唱腔,叫醒高山春天》《忙运菜,为餐桌添彩》《安全“痛点”止于责任心》《虚拟运营商,手机实名制不能虚晃一枪》《看见爸妈笑,真好》,朗朗上口,一下子击中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却不是标题党,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说到有里子,请允许我借用《人民日报》2月7日的一篇文章《向我们的传统文化致敬》(副标题是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来证实内容的根基稳固、素材厚重:
毋庸讳言,我们有过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困惑与犹疑.........时至今日,人们往往有“雾里看花”之惑;面对世界,又难免有“乡愁何寄”之困。在不少人那里,“中国风“不过是丝绸、水墨、大屋檐的符号堆砌,节日的行礼如仪敌不过电商促销的广告,人际的传统美德被消费社会的物质战车甩在身后。在现代化的轨道上疾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游弋,我们急需重新定义自身。
让我们继续欣赏这篇文章的段落: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地基和屋顶,都因文化而来。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不虚、不私、不妄”的真情;以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名句,讲述治国理政的道理;要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正是因为其中“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而视之为“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喻之为“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在另一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文章中,《人民日报》抒发真情,请允许我分享片段:
内在的文化,将我们与过去相连接,并因而拥有一种“产生新时间”的能力,在寻找心灵原乡的同时,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
新春伊始,《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传统诗词,以这样的形式让人们感受诗心、让时代浸润古意。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渴慕,由此可见一斑。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统的箭,说到底是射向未来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和眼光来传承发展.............
我发现我爱上了《人民日报》,仿佛中了魔咒,真的无可救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