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心情是晴雨表,心情好时,阳光普照,万里无云,整个人也是精神爽爽的;心情不好时,浓云密布,灰暗惨淡,人也无精打釆。
只有让心静下来,才能找到当初的自己。这时,我就想到了那些寺庙里的和尚和道士。他们每天除了生活就是修行,念经、打坐之类。之所以要念经、打坐,就是要让自己的那颗躁动的心能够静下来。
人只有在心情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理智地看待事物。不是有先人曾这样教导我们嘛:“遇事要冷静。”“凡事要三思而后行”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心情不能静下来,遇事往往会感情冲动、做事鲁莽。以至于事后会后悔莫及。
《三国》里的刘备知道关羽被东吴袭了荊州后所斩杀,念及和关羽的兄弟情谊,心情不能够静下来。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说,同意张飞的请求,倾全国之力伐吴,为关羽报仇。当东吴知道刘备带领大军亲征时,赶紧派使者去与西蜀和解。愿意送还夫人、退还荆州和关羽父子尸首,遣返被俘人员,两家修好。作为东吴女婿的刘备仍不肯罢休,执意非要灭了东吴不可。一时东吴上下惊惧。这时,吕蒙举荐了不知名的陆逊代己,用以麻痹刘备。刘备放松了警觉,不曾想被陆逊以骄兵之计火烧连营,至使刘备身死白帝城而托孤,追悔莫及……
《三国》里的诸葛亮由于错用马谡,至使失了街亭。魏军大兵直逼西城,危难时刻,诸葛亮沉着镇静。大开城门,让兵士穿上百姓服装在城边扫街,自己带着两个童子上楼焚香弹琴。司马懿带兵亲至城下,见孔明神态安详,弹琴自如,疑心有诈,仓皇带兵逃窜。事后才知,这是孔明上演的一出“空城计”。试想,如果不是诸葛亮能静下心来,又怎能骗过同样聪明的司马懿?
古时两军对仗,一攻一防时,防的一方不想接招怎么办?攻的一方就骂战,被骂的一方能沉住气的还好,沉不住气的时候就会中了攻的一方的计了。
《三国》里的诸葛亮伐魏时,司马懿不接招,专注防守。诸葛亮就叫使者送女人的衣服过去,骂他是女人。司马懿不为所动,笑纳,并款待使者。从使者口中得知,诸葛亮忙于军务吃的很少时,不禁感叹:“事多食少,其能久乎?”不久证实:诸葛亮已死。本想乘此机会追击蜀军,却被诸葛亮早就定制的假人诸葛亮所吓退。留下了“死诸葛惊走活司马”的笑谈。
让心情静下来,如同让被风刮着的树一样。只有风止了,树才能静。这时,我就想到了修行。古圣先贤和那些仁人志士之所以能让后人所景仰,都是因为他们在做人、做事时能让心情能够静下来。
静下心来,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静下心来能够不被感情所困扰;静下心来,更不会遇事冲动和鲁莽。
静下心来可以愉悦身心,静下心来可以延年益寿。能静下心来者都是聪明人、有智慧的人。
人只有在静下心来时才能找寻真我,也只有在静下心来时才能努力地去完善真我。
想要有个好人生,享受好生活,那么就让心情静下来。唯有如此,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不负时光,不负此生。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