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三章 总结

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国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

这个时间段可以是年,季度等;国内所有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可以是其他国家的人,只要在国内的都算;最终产品,在最终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中间商购置的用于获利的为中间产品;服务一个体现是买卖二手货;市场总价值用价格来衡量。

GNP国民生产总值。和GDP的值相差不大,当前都习惯用GDP作为宏观经济的统计。

GDP=国民总收入,即所有贡献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人的收入之和(这些收入的形式就是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所有生产者的附加价值!=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总支出重复计算了中间产品的价值)。

2.统计GDP,如果中间商今年购买的中间产品没有卖出去,那么此产品按中间商欲销售的价格计入今年的GDP,在明年销售出去时,再用实际销售价格对今年GDP做调整。二手货买卖没有产出新的产品,这个过程中提供的是服务。

3.GDP没有统计非市场中劳动价值,没有统计非法的劳动价值。同时由于经济利润比会计利润低,而GDP统计的是会计利润,其数据可能高估了总价值。

4.失业人口,想工作,然后努力找工作却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口。一些没有工作也不想找工作,或者在某些专门机构(比如医院),或者年龄不满足要求的人口称为非劳动力人口。

5.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对失业人口不同的定义,得出来的失业率不同。

6.经济衰退和失业有一定的关联,经济衰退时,失业率马上就提升,而经济复苏时,失业率是延后逐步下降的。

7.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通货紧缩,货币购买力上升。通货收缩,通货膨胀率减缓。所有的现象主要是造成人们预期的不确定,人们难以做决策,从而导致经济的不稳定。

8.名义GDP,以当前货币计算的GDP。而去除通货膨胀影响,用换算后的货币计算的GDP,为实际GDP。

(名义GDP/实际GDP)×100=GDP平减指数。

9.总量波动,首先经济经常收到战争,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所以经济总量波动是常态。其次各行各业相互依存,动一发而影响全身,大数定律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未必起作用,常出现经济衰退,经济复苏,经济繁荣这样的经济周期。最后简介了生产过剩,刺激需求等理论不一定正确,现在的经济学家也不确定了解总量波动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波函数与主客观 一、波函数 像思维意识一样在宇宙中存在着有无穷变幻的动态波形式,称为虚拟波函数(波函数),也称为虚...
    量子简史阅读 4,544评论 0 1
  • 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是一个叮当当的主角。为什么他是主角呢?那是因为有几个原因。1.自从他跟上唐僧...
    小溪流10李腾木阅读 2,839评论 0 1
  • 早晨在睡意中爬起来便在网上买了两本韩寒的散文集,《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三重门》没错,我终于鼓起勇气买了《三重门》...
    向光的小虫阅读 1,826评论 0 0
  • 高人 以道德约束自身乃圣贤之举 以道德约束他人属贼寇之流 闺女,别犟了,从了他吧!! 咱不能掉到名利场,文学场何尝...
    54f70f613c7c阅读 2,649评论 0 3
  • 冬至时分 尔湾的天鹅湖景色 风云变幻,莫测高深.. 爬山时,看到各种奇妙的蜘蛛网 没想到蜘蛛也能活的如此洒脱.. ...
    Stephen潇雨阅读 1,4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