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人工智能将冲顶回落。
O2O商业模式主要是完成线上线下的匹配,线上是完成信息流和资金流,线下依托个体或服务业来完成,比如物流。
单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平台慢慢趋冷,已无法适应时代,特别是满足人的需要发展。
新技术的发展脉络:出现——不关注——关注——期待超过新技术发展预期和价值——被炒得火热——理想与现实产生落差——质疑新技术,称其为骗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发现其价值——冲顶——破灭
Q:冲顶之后,不应该直接就是破灭,应该有一个发展的平稳期,即使走向衰落,也会有个时间的缓冲,而不是直接走向灭亡
风投机制:7+2(七年投资,两年收回)
2017年,因为投资过热导致人工智能“虚热”,而不是真正的价值体现,至少要通过几年的时间来沉淀,最后,能够活下来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二是从线下到线上,再回到线下。
线下到线上基于效率的逻辑,对传统线下的商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论大店小店的倒闭潮可见一斑,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争论也成为2016年争论的焦点。
移动互联网发展不均衡性日益突出,一二线大城市发展很好,三线之后的城市差距仍然较大。
线上消费大概只占整个中国零售的20%。
A: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比例超过了20%,既是一个瓶颈,也可能是一个拐点,突破之后,将发以突飞猛进的模式发展。网民人数递增、移动互联网上网多数都 证明了这一点。
线下和线上获取流量的成本已基本相当。
Q:即使相当,可以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传递价值环节,线上线下将会被打通。以效率基因为核心的线上模式重构线下的商业模式,加速零售行业向高效融合的方向发展。
三是很多企业会从一二线城市退守到三四线城市。
退守原因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是为了在三线以下的城市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吗?如果是这样,与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似乎多少有点矛盾。而且,信息不对称,在当前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会越来越弱化,但认知不对称会长久存在下去,因为这是由人的思维层次所决定的。
四是制造业的出走,留下的本土制造业将逐渐走向品牌化。
制造业外迁是因为成本的增加,与国外相比已不具备优势。像曹德旺所说,国内与国外相比,除了人工成本的优势之外,任何成本都比国外高。
制造业面临洗牌,可以作出两个选择:一个是外迁到国外;二是立足国内,技术创新,树立品牌。
第五优秀企业全球化。
反全球化对中国是个机遇,互联网、高科技、高效率的中国制造业可以借助已形成的优秀效率、创新产品、管理思维,以及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来实现从1到N的复制。
实现的路径:一是购买新技术,获取基本核心能力;二是物美价廉的产品依托一带一路销售到全球。
第六是服务业会有很好的发展。
服务业与制造业最大的差别:劳动时间或者边际交付时间来衡量,服务业所蕴含的劳动时间要远远大于制造业,所以可以容纳巨大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