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完《你好,李焕英》,我流泪但不难过

前言部分:

贾玲的这部“自传体纪录片”是我成年后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哭的电影。

哭惨的级别甚至达到了,在电影结束后长时间在位置上坐着,不想第一时间挂着泪眼走出影厅,去停车场拿车和开车回家的过程中想起电影里面的细节,抓着方向盘默默地流眼泪,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回忆起一些片段,唏嘘不已。

但是我必须要说,看完这部电影,我其实并不感觉难过或者沉重,我感觉心安。

我流眼泪,首先是因为贾玲自然真挚的演出深深地打动了我,她让我觉得这就是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我们都会为了心里的某一个最不忍分离的人有类似的幻想和追问。

更重要的是从这部电影里面,我感受到了人和人关系中的成全、接纳和放下,这种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超越了一般概念里对亲子关系中养育的感恩和孝道,回归到了”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正因如此,它让我感觉一切伤感的情绪都得到了安放,且有一个光明的崭新的出口。


1

穿越不是为了改变或挽回,而是为了理解和接纳

许多的穿越剧的剧情都非常的雷同,大概是主人公心里有一个执念,带着这个执念他无意中回到了最想回到的那个年代,对时空转换的惊讶之余他慢慢接受了现状,然后开始希望去修改历史,重塑轨迹。

因为现实世界让人有内疚有悔恨有不满,也许还有不甘。

“穿越”在某种程度上就满足了这样一种“重启”的心态。

但这部戏让我看到了,时空穿越这种虚构的桥段对我们平凡的人来说意义到底是什么。

贾玲穿越回去以后,她脑子里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怎么样可以让妈妈开心,弥补一辈子没能让妈妈长一回脸的遗憾。

于是她竭尽全力地做了很多的事情,包括装瞎作聋地去给她的妈妈抢全厂第一台电视机,包括鼓励妈妈把排球比赛拿下来,为组织队员参赛割麦卖艺兜售新歌词,包括撮合厂长儿子这个富二代和妈妈的约会,为妈妈挣得在现实人生旁人眼里更有“钱”景的未来,哪怕冒着历史一旦被修改自己不能当他女儿的风险。

这里面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就是,做儿女的才刚刚高中毕业要去读大学的年纪,身边的七大姑八大姨亲戚朋友已经给她猛烈地灌输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的观念。

好比说“UCLA导演系毕业”,“月薪八万”,“嫁给富二代”....这些标签尾随着贾玲穿越到了80年代成为了她曾经认为的“妈妈的幸福人生”,这些不正是蹦跶在我们耳边的词汇么?

尤其在这个合家团聚的过年时分,亲戚朋友之间聚会大家关心的不外乎也是年收入,考试成绩,房子车子这些如同KPI一样具体化的数字信息,有多少详谈和沟通,会追问你这一年有什么开心的回忆,难忘的体验,不一样的感受,人们已经习惯性地把这些数据和好生活本身划上了等号。

就像《小王子》里面的那段话: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

将生活想当然地简化成为一个个数字,并为此而奔忙,真不知到底是把日子越过越精致还是越过越粗粝。

幸好有她的妈妈,给了我们答案。

当她推着自行车带着撒了个弥天大谎的女儿从饭局上回家的时候,想的首先不是丢人,而是我的宝以后肯定会有出息,我的宝她好着呢;

当她默默地看着女儿为了张罗的这些啼笑皆非的生活片段的时候,她说她就是让我高兴来了;

当她和女儿下馆子聊着以后如果有孩子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的时候,她说我想要一个女儿;

当她坐在田埂上和老公设想着未出生的孩子的时候,她说我的女儿只要开心健康就好了。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她的理解和接纳。

戏的前半段剧情还没有发展到转折的那一步,然而如果不是那一祯缝补,我们都无法看到妈妈原来是这样地坦然。

如同改编自美国当代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你一生的故事》中的那位语言学家路易斯所做的那样,明知道人生的结果不是喜剧,仍然愿意去拥抱有滋有味的生活。

选择不改变过去,选择超越悲剧,就是穿越的意义。对人生的接纳本身就是爱。

2

亲子关系,不仅仅是要求和满足,更是彼此的尊重和成全

最近我总感觉,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谁做了什么,谁说了什么,而是彼此之间的关系。

亲子关系总有一种“牵引”的力量,好像妈妈就应该如何,孩子就应该如何。这个社会对每一个角色都有约定俗成的看法,每个家庭总有固定的坑位,有的人扮演白脸,有的人扮演红脸。

孩子应该像计算机程序一样1岁走路,2岁早教,3岁英语磨耳朵,4岁上乐器,5岁幼小衔接,6岁认全所有的字,7岁奥数,8岁KET,9岁拿杯赛冠军,10岁冲刺幼升小,11岁学完初中课程,12月开始接触高中课程.....

然后这一切都会被美化为“情势所迫”或者是“孩子自己想学”。

我真心不相信这样的说法。

人之所以为人,就应该有人的样子,喜欢群居凑热闹,喜欢捣乱,好奇,不安分,喜欢大自然,喜欢吃吃喝喝,喜欢和琐碎生活有关的事情,而厌恶和起跑线终点线密切相关的要求。

当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母女感情,她们之间也许只是一句“干嘛呢小王八蛋”、“妈你买一张票我看着你买我才走”、“我闺女有出息那必须的”....这样平常的对话。

我特别愿意去相信,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就是要去尊重对方的本来面目,成全对方的志向和乐趣,哪怕孩子是你生出来的。

最近看了一本书《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是加拿大作家叫戈登·诺伊费尔德写,武志红主编的一本书,里面有一段话:

“很多父母觉得只要满足孩子的需求,自己也愿意旅行教养的责任,这样就足够了。或者再遇到教养问题的时候,把一切都归因于缺乏教养技巧,觉得类似“怎样能让孩子听话”“怎样能让孩子做作业”“怎样能让孩子打扫自己的房间”等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教养技巧来解决。

一旦父母把养育看成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就很难从与孩子的关系角度去看待问题了。父母的这种想法,导致他们过度依赖专家的教养建议和技巧,反而失去了他们原有的教养优势。父母会很轻易认定,孩子不听话是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能让他们听话;孩子不顺从是因为自己还没学会正确的技巧;孩子不尊重人是因为自己还没教会他们如何尊重他人。

当父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就会忽视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然而教养首先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需要习得的技能。父母需要看见不是孩子的行为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他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缺少了什么。“

电影里母女之间的这种尊重和成全,在我看来是双向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

作为女儿,她对妈妈的尊重让她获得理解从而心安;而作为妈妈的一方,因为时间始终是站在孩子那一边的,她的成全更能够让亲子关系自然地流动,让人的本能得以由始至终压倒世俗的观念,从更长远的角度去呵护、陪伴孩子的成长。

这样的关系滋养,才是人类繁衍子嗣,养育后代,孝敬父母的根本目的。


3

生的选择来源于自己,而不是他人

电影最高频的一句话就是“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这让我想起王源有一首歌名字叫《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们所理解的“共情”和“换位思考”是好的,但本质上是一种奢望,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100%的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作为子女,更难去走近一个已经过去的年代和心境,去尊重父母的选择。

然而穿越让这一切接近可能。

80年代的工厂,工友之间的相处,凭票购物的场景,都让女儿体会到在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人的精神生活竟然能够获得更大的挪腾空间,一切困扰自己现实中的问题,在那个年代其实已经被思考得十分彻底,比如幸福,比如追求,比如梦想。

妈妈通过自己重新演绎这段经历向我们诠释了她不后悔,她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人格的人。

她本可以选择沈光林,这样就可以取代王琴成为80年那一代下海出国的人当中,有名有利,风光体面的贵妇,而不需要嫁给贾玲的爸爸,一个普通的锅炉工人,自己一辈子和锅碗瓢盆打交道,生下的女儿平庸而操心。

她理解的幸福和家世无关,和金钱功名无关,仅仅是过好每一天的日子,守护好自己的小家庭。

她不是北大清华常青藤的妈妈,她不是世界500强高管的妈妈,她甚至不是有一技之长的妈妈。

她是李焕英,她有一个身体健康,乐观开朗的女儿,她还有一些常伴左右,闲聊唠嗑的老工友。她曾经喜欢打排球,但最终并没有活得很长。

我们现在的时代当然有更多的选择和挑战,我们更崇尚“滚烫的人生”,这更符合这样一个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世界。

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和进步,人类最本质的那几个问题仍然是几千年前就被提出,亘古以来一直被注解的问题,而推动社会持续进步的往往也是这些更稳定的,更幽微的人生追求。

她让女儿意识到,真正的追求和幸福便是相信和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而不为他人的眼光和看法所左右。

也许这是老生常谈,也许这得有前提条件,也许电影是虚构的,情节是被设计的,也许想象总是正确的....

但有足够人生阅历的人回头细看会体味到,只有源于自己内心愿望的选择才会心甘情愿,完全受他人左右的选择终不能长久。


后记

这部个电影本身有很多手法上面的一些考究:

比如穿越回去的时候,灰色渐渐的变暖变成黄色,最终回去的时候又渐渐的从黄色变成灰色;

比如另外就是像出车祸的时候,她们骑的那一台自行车的车轮子碾过地面上一滩水的特写;

这些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确实是很妙,非常能够通过人的感官把情感带进去。

最重要的一点是贾玲非常真挚的情感投入,这是她自己的自传体,本色出演。

特别特别感动的是他奔跑着放声大哭,那种哭不是那种演出来的哭,就像我们普通人哭的时候那样不去计较哭声好不好听,哭的容貌是不是漂亮,就是一种从喉咙从内心里面奔涌而出的伤感,像孩子一样。

这个戏能够在大荧幕呈现出来说明了我们不仅仅是能拍那些只有流量明星,或者说只有特效场面的戏,我们也可以去拍有国情特色,感情细腻深沉,好笑有趣的电影。

笑着把真话说了,不仅仅在脱口秀的舞台,在戏剧的舞台,在大荧幕也是被允许的,被喜爱的。

也许戏里戏外,都让我有这样一种心安而圆满的感觉,因此虽然泪如雨下,但是并不难过和沉重,相信前路会越走越宽,一切都会越老越好的,新年快乐,平安喜乐!


今天先写完,回头整理调整格式,放小破号儿,脱发少女来信,许久没有来信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