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经常生气的人,但有些时候却很冲动。一夜失眠,幸好,我意识到了一些问题!
自问:我为什么要生气?
同样一件事,我为什么会有情绪上强烈的反应?而TA,却可以什么事都没发生,坦然自若!
我不经常生气,我对比一个经常生气的朋友D君,他生气时会打人,很冲动,会摔东西,搞破坏……他的目标就是:你让我生气,我就让你吃亏!
人生气的目标就是这样而已吗?
“我为什么生气?因为你惹怒我了,我就给你难看,我就摔东西,很简单,我打不过你了,我就摔东西,如果我打得过你,我就打你了。”
这个人,他看上去像是很聪明的,打得过你就直接打你了,这样的行为,相处下来是很糟糕的。
打不过你,就摔东西,摔破你的东西,或者再摔别的东西,把生气的情绪发泄到物品上:它们是罪魁祸首,使人无法忍受,所以打算要处罚这些物品。
实际上,这个观念是绝对错误的。因为最后处罚的仍然是生气的人。物品摔坏了,就要拿去扔掉,换新的,电视砸坏了一次,修理不了买了新的,别人的东西摔坏了,赔钱……一切都是不利己不利人的事情。在这方面,D君吃了很多亏,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因此我意识到:生气这件事,要找出内在的原因。
从小就听过一个观念:
你为什么生气,就是你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你自己。
我认为这是最倒霉的。
受惩罚的应该是TA,怎么我在这里受惩罚?!
但最后都是我自己在受惩罚。
仔细一想:TA气得我晚上睡不着觉,结果气我的人睡得好的很。这公平吗?
这太奇怪了,应该是TA不能睡觉才对,怎么我不能睡觉呢?
我的目标不是惩罚TA吗?最后惩罚了自己……
生气就是别人做错事,
结果你拿来惩罚自己。
你如果哪一天想通了这个道理,你大概就不太会生气,你就觉得生气是很划不来的,现在你觉得如今这样或那样做才对,你会发现,都是你在决定的。
人打不过,人打不到,我就拿物来出气,甚至有的人打小孩,叫做出气筒,有的在外面受气,回来打小孩,没有小孩的打太太,有人在外面受气,回来谁都没有,就开始打电视,打家具,东西坏了,还得拿钱去买。我们好好想一想,最后都是惩罚自己,惩罚不了别人。
于是,我改变一下观念:情绪,它是一个警示,是一个警示灯。
我们一直把情绪当做自然的反应,其实不是。
情绪是身体给你的警示,
当你觉得全身要爆炸的时候,
它就在提醒你:你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因为它没有好坏,没有优劣,
它只是告诉你:你的反应有点问题。
如此而已!
如果当时有这样的警觉性,我就知道怎么样去调整自己。
当我拿起一个杯子要打人的时候,我还没有警觉性,我就打出去了,看起来是我占便宜,到头来还是我吃亏。
那么我就调整一下,把它拿来喝一口水,然后轻轻地放下,这整件事就改变了。
事情的根源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把情绪当做我的一个反应。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要不动脑筋就让自己的情绪自然地反应出来。
因为这个情绪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有时候对,有时候错。而最后的结果要自己来承受,根源就在这里。
我稍微改变一下:任何一种情绪反应,我都把它当做一种警示,我要怎么去做才正确?
比如说我现在肚子很饿,我看到公共餐桌上有很香的包子,我自然举手去拿来咬一口,这是很自然的,可是当我要伸手出去的时候,脑子里就开始想:我肚子饿是一种警示,我能不能这样子做,我还要自己考虑考虑。有了这一层停顿和思考,就完全不同了。
短暂的思考后,看到包子就先要招呼一下别人:“来,大家一起来”。然后我才可以动手。否则的话,就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对以后会有很大的障碍。
情绪有大的明显的,也有小的,有平常不注意的东西。如果你能够把这些都当做是一种警训、警示灯,就好像黄灯一样,还没到红灯,你就会反应:要不要刹车,有没有地方停?要停在什么地方?!你就不会措手不及。
我现在主要就是没有这种警示灯的观念。一个人,他高兴了他就高兴,不高兴了脸就摆的很难看。就是没有这种警觉。
仔细思忖,道理都在于人的自我修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