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有一个影响了好多小伙伴的电视剧,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虽然电视剧讲的是家暴题材,但其实这句话本身,也真的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例句之一。
陌生可能会带来不确定性,带来危险。和陌生人说话能带来的好处似乎微乎其微,却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与其承担这种风险,不如把风险掐死在萌芽之中——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而主讲人试图告诉我们,和陌生人说话,是有着社交意义的。
人们通过眼神和语言的简短交流,就能传达很多信息,比如很重要的一点:我看到你了。
人们渴望被看到,渴望被关注,也渴望与其他人交流。
这也是火车上,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能够迅速地聊到一起的原因之一吧。
而这种与陌生人建立的关系,有时候真的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喜悦,真诚的感情联系和自我释放的瞬间。
下雨天陌生人倾斜向你的雨伞;问路时,陌生人善意的指点。那些陌生人给的小的小热情,小帮助,让你产生情感的共鸣,让你一瞬间得到一些关怀与依靠,这感觉,其实很美妙。
在很多地方,人们都被教育:陌生人是危险的,不能相信他们。但是陌生人是一个大的范畴,而不是个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群面目模糊的陌生人。
我们可以学着去与人为善,去把生活中千人一面的陌生人,看成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分辨出哪些人是友善的,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难。
相对于家人和朋友,人们更容易对陌生人敞开心扉,也更容易被陌生人理解。因为,事实上,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觉得家人、朋友一定会了解我们、理解我们,试图通过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表达清楚我们的意图。而对陌生人,我们会详细地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自然也更容易被陌生人理解。
与陌生人的互动,还有几个优点,一个是快速,一个是不涉及任何后果,还有就是有趣。
怎么和陌生人交流?
可以通过眼神交流,以及一个微笑。
可以通过对第三者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你对对方的赞赏,比如漂亮衣服、宠物和小孩。
也可以开诚布公地示弱,讲一些自己私人的事儿。通常,你在介绍自己的经历之后,对方也会将他们的故事回报给你。
我们可以适当地,对自己和对方的生活进行一场美妙的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