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看到倒数第三章的时候,我还在想,这是看过的东野的作品里最普通的一本。
故事一开始就知道谁是凶手,也能猜到接下来发展的剧情。直到警官上司小林在一切水落石出时说,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比案件本身更重要。才让我重新有了兴致。
确实,接下来的两章又一次颠覆了我的认知。故事我就不剧透了,只想说说其中一些感动到我的细节。
男主的母亲,在丈夫老年痴呆,瘫痪,然后撒手人寰之后,迎来儿子一家的回归。
婆媳矛盾,儿子疏远,孙子嫌弃,慢慢的这个母亲也像自己的丈夫一样,患上了老年痴呆。一个人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吃饭睡觉静坐,就像是家里的一个老家具一样,静默的摆在那里。
只有每天傍晚女儿来照顾自己的时候,才恢复小女孩的样子。妹妹对男主说,妈妈是回到小时候了,她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以为自己住在别人家,晚上才能见到妈妈。
虽然良心触动,但是男主还是选择利用母亲的痴呆,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是让人震惊的是,直到案件水落石出,男主才知晓,母亲根本就没有老年痴呆。
为什么她要装作老年痴呆呢,最开始我以为是逃避。逃避儿媳的嫌弃,逃避儿子的左右为难。但是警官的一席话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他说,有一个老爷爷,在妻子去世以后,有一天整理妻子的遗物时,突然穿上了她的衣服,内裤,用妻子的化妆品化了妆。老爷爷之前并无此爱好,别人问,是因为想念妻子吗?
老爷爷说,不清楚为什么,只觉得这样,可以和她对话。
对,也许这个母亲也是这样。她的丈夫生前也老年痴呆,她一个人照顾了数年。她没有痴呆,而是把丈夫的经历从新走了一遍。
有人说,如果亲人患了不治之症,长久下来,照顾的亲人会有一种渴望,还不如让他早早去了。但是,真到病人去世之后,亲人会有一种愧疚和遗憾,总觉得以前应该做的更好的。
重复爱人的经历,也等同于把自己的记忆又重温了一遍,就像你还在,从未离开,我想做的还可以弥补...
故事里套着故事,故事外有故事。
故事的开始写到警官不与生病的父亲见面,直到最后父亲在医院去世,都没有进去看一眼。
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因为父亲年轻时沉迷工作,导致母亲离家出走,最后一个人客死他乡而怨恨。到最后,才知道,原来这是父亲的愿望。
因为妻子逝去的凄凉,所以深感愧疚,想以同样的方式离开人世。
逝去的时光终究是追不回的,但是,我可以走一遍你走过的路,感受你的感受。你走以后,我终于将自己活成了你的样子。是爱,是追思,是弥补?都不重要,可以离你更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