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结束,有个话题都要热闹一阵子——很多人都觉得高考不公平、不公正,于是借机发泄发泄。
今早,同学圈有人发那种洋洋洒洒一大篇、跳脚骂街又不知道在骂谁的长篇大论,然后两个人开始热聊。内容是关于高考对河北孩子的不公平、关于河北莘莘学子受到的严苛待遇、关于河北养了两大“毒瘤”,最后结论是一句干脆利落的“北京人都是寄生虫!”
有个词语叫做“人云亦云”,很多人一辈子都是这样活。完全不加思考,不加分析,听来什么、看来什么现趸现卖,再把自己的片面当做加价,贩卖出去。
当然,有时候我也是如此,愚不可及。比如早些年京通快速修好没多久,我听人绘声绘色说那座双会桥的设计师把桥梁设计错了,有可能拆了重建,并且设计师自杀了。我把它原封不动说给家属老王听,老王教训我一顿,说我没有脑子。还比如一次,我听大家传说某天某时会有地震发生,大家传的神乎其神,我回家又说给老王听,他又是一顿数落我:“你有脑子吗?用你的脑袋想想,可能预报具体到几点几分地震吗?”
地震毕竟没来,谣言自破;双会桥也依然矗立,二十年间车水马龙。
这两件小事被老王当做我的把柄和反面教材,向儿子例举了许多次。我终于记得:的确,任何事情不能人云亦云。
说说高考,毒瘤,寄生虫。
别人家的事我不知道,不能瞎说,我只说说我的孩子。他2015年参加高考,学的文科,考了558分,由于非日语不学,最后进入北京联合大学日语系。我得承认,他不是特别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十几年从小学到中学都在班级中上游水平,我们也不限制他玩,尤其支持保留他从小的爱好——画画。他班主任在高一的家长会就对我说过:不用担心,咱孩子二本。在最后冲刺阶段,他努了一下力,花六千多块钱在新东方补上数学和英语课三个月。还好,两科高考分数都略有提升。准二本的分数,毫无意外他进入二本院校。
他所在的中学在北京排名很一般,孩子们普遍水平也差不多一般齐,不到一百个孩子绝大部分在二本线上,考到一本线的没有几个。除去艺术类考生、体育生、警察学院,我没有听说有哪个考二本分数的孩子进入一本院校。这是事实。
关于毒瘤,我想通常比喻对社会构成危害的人或者事物。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是不是毒瘤,它是不是伤害了全国人民的感情,实在觉得这个问题过于敏感,不谈为妙。
关于“都是寄生虫”,作为一个生活在北京二十多年的人,觉得比较刺耳,觉得比较委屈。虽然我不敢自标为“北京人”,但至少,我认识的周围的北京人都不是寄生虫。我们每天早出晚归上班,一个月拿到手三四千块左右的工资,维持在北京的生活,并不觉得富余。而我们还要承受几万一平米的房价,拥堵的交通,高出全国一般水平的物价、菜价、肉价,承担孩子的教育费,等等,像我一样的普通市民过的日子,并不比二线三线城市市民水平高。譬如我们每次回老家去吃驴肉火烧吧,每次一大早都是排大长队,而一个驴火八块钱,一个男子吃两个火烧加一碗豆腐脑十八块钱。每次看着那呜呜泱泱的人,那火爆的抢火烧的场面,我都不禁感叹,老家的人真有钱!
我绝不否认,在北京,不要说高考,任何方面都一定有特例和特权存在,但它绝不关乎百姓!关于“特”字,和普通民众一厘钱关系也没有。所以,你一句“北京人都是寄生虫”会深深伤害上千万无辜的人。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人人内心都有一杆秤,这世界上也有“公平”这两个字,但是关于公平,人人都有自己的称法和量法,所以,这世上从来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最后我想问,难道造成全国高考不公平的原因是所有北京人?难道你骂完了北京人是寄生虫,关于教育的不公平、还有那不多一些人才能抓到的特权,就在你的骂声里被打倒打翻了?
还是只为过了嘴瘾就得?哎!! 单单只是随口跑火车,所为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