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历史同人)

初见他时,软锦在身,紫冠墨发,眉清目秀,温润儒雅,却持佩剑抱拳,俯首道:“臣,郭从谦,乃睦王李存义之养子,特来从戎。”

他端坐于马上,居高临下,漠然开口:“抬起头来。”

他仰首。眸如流光,面若桃花。他微怔,瞳孔收紧。

“你且随朕回京。”

同光元年,李存勖登基,国号为唐,帝号庄宗。同年腊月,庄宗灭后梁,统一北方,大胜凯旋,路途招募将士,以壮驻军。

“你可都会些什么。”

“回皇上,微臣涉猎极浅,唯剑术、诗词戏曲是尔。”

“哦?”目光从龙案转至眼前之人,“你会戏曲?”

“臣原乃伶人。”

“你可知朕偏好看戏?”

“略有耳闻。皇上此番征战,必已忧劳万千,臣三生有幸,可献上一戏。”

“如此也好。”

皓月当空,觥筹交错。

戏台上,他化作净角,素色衣衫,唇红齿白,耳间胶发乌黑,眼波流转。玄靴轻迈,千转百折。水袖重叠,歌喉清冽。梨花纷纷扬扬。

他静坐于酒席间,长指抚过玉杯杯沿,目光深邃,紧随着台上那人,从未离开。

同光二年,刘氏为后。李存勖却未曾踏入过寝宫半步,只命郭从谦为御用伶官,日日为他唱戏。郭从谦伫立于大堂宝殿中央,低眉道:“皇上,恕臣推辞。”

他微眯起眼:“为何?”

“臣此番从戎,是为近卫军,却本不是以一个戏子的身份入宫的。”

“无妨,”他笑,“封你为总指挥便是。”

此等军职说给便给么。郭从谦抬眸,对上他的目光,却看到一汪深潭,望不穿他的眼底。

他敛眸作揖。“谢主隆恩。”

同光三年,郭崇韬上谏。“皇上,臣以为,与皇上共取天下之人,皆英豪忠勇之士,而非戏子。今天下始定,封赏未及于一人,而以伶人为官,恐乱天下,万万不可。”

“无需多言。”李存勖于朝堂之上拂袖而去。

“皇上三思!”郭崇韬恨恨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

他却未回应。

郭崇韬忽而冷笑。

“世言郭从谦姿色袭人,难不成,是皇上龙阳之意在作祟?!”

李存勖倏地转身。

大堂之上,文武百官,皆低眉顺目,无一人敢抬眸。空气犹如冻结。

“来人。”

“在!”御林军近身俯首。

他看着郭崇韬,眯起眸子,目光凛冽如冰。

良久,他毫无波澜地开口:“将郭崇韬,满门抄斩。”

梅子黄时,华灯初上。

戏台上那人步履翩翩。戏台下那人兀自坐于桌前,持烈酒玉杯,一饮而尽,复斟,隐隐有些醉态,目光从未离开过那人。

一戏终了。郭从谦缓步走下台,行至桌前,斟酒自饮。李存勖看着他,他侧脸美好得不真实,犹如女子。

“这酒,皇上还是少喝为妙。”

“为何。”

此为郭从谦最爱之酒,由宫外带入,揭时溢花香,饮时却烈如明火,只叫人心口发烫。

“此酒虽烈,仅为阴柔之人饮得,皇上刚烈至斯,若是图一醉,则稚兔不分。”

“朕,早就已分不清了。”

郭从谦闻言,置杯,望向李存勖。他目光如炬,紧盯着他,眼角带笑。沉默良久,忽转身踉跄而去。

同光四年。李嗣源叛变,李存勖率军出征。铠甲披身,汗血宝马,浩瀚大军,誓死护国。刀光剑影,血溅马足,却是转眼,皆命丧刀下。

兵败返京。

这一年,京城洛阳正值晚春,牡丹开得比往年盛。途径牡丹盛开之地,李存勖望着繁花,倏然想起某个人。他轻笑,折一枝牡丹,置于衣袖中。

然而返至宫中,却早已换了一番景象。

郭从谦手持长剑,身后数万近卫军皆全副武装,蓄势待发。李存勖于人海中望见他,眸光冷似冰刃。

他怎可待他至此?

视线里一片混乱,忘了挣扎,忘了抵抗。世界里只余他一人。日光倾城,如他台上明媚笑靥,却与眼前异如两人。他分不清,何真何假。等待,恍若隔世。刀剑铿锵,血流成河。

呲。李存勖胸口中箭。他闷哼一声。

当下除了他,已是全军覆没。

李存勖踉跄而行,朝郭从谦走去,跌跌撞撞,如那日醉酒。郭从谦立在原地,看着他,眼无波澜。

“郭从谦……朕待你不薄……”他神情似刀割般痛。

呲。又是一箭。

“你要军职……我给便是……”痴痴望向那人,惨淡地笑。

又是一箭。

“但为何……你如此待我……”气喘心凉,额上冷汗涔涔。

又是一箭。

“你……好狠的心。”

未行至郭从谦面前,他早已支撑不住自己,重重跪下,血染盔甲。牡丹自衣袖滑落,于血泊中,妖娆至斯。

眼前之人,眸如流光,面若桃花。似是未变。良久,他开口。

“你亡我后梁,我灭你天下。”

他终于瘫倒在地。眼眸无光。

他握剑的手倏地一紧。

同光末年,唐庄宗身死国灭。同年李嗣源登基,国号为唐,年号天成。

天成二年,皇族国宴。觥筹交错,犹如当年。李嗣源明黄龙袍,斟酒举杯,笑对郭从谦道:“此番大胜,少不了郭伶官之功啊!”

郭从谦举杯淡道:“哪里。皇上言过。”

仰首,月色如水。

“微臣先行告退。”

行至宫外,郭从谦停住,以杯中烈酒掷地。

“今日是你忌日,从谦仅以此酒问安。”此酒是他最爱之酒。

言罢,他想起那朵牡丹。血色妖娆,黄沙满天。他苦笑。

这下,似乎连他自己也分不清了。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至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新五代史·伶官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