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适宜酝酿感情。武汉的冬天尤其漠然,远不如川东的红桔,悄然饰出一片暖色。我对冬天充满了惧意。在异乡,就要临近春节的时候,我的心境往往一下子变得十分萧条。
这期间,我正考虑回四川探亲。酝酿稍微柔和一点的情绪,一直比较困难。
那时落叶纷纷,景色破败。武汉显得很生硬,很寡情,完全没有了那一份充满亲切的包容感。数年寓居于此,点点滴滴蓄满的清碧碧的情感之泉,片刻便泄流于尽,剩下的都是些干枯的、丑陋不忍睹的河床。
某些日子会很恶劣地分出一些层次,令人难堪。爱吗?恨吗?连魔鬼亦不好注释。
心绪是尺子。
许多同事都在嚷着准备年货,买猪腿、买粉条、买香菇。平时井然有序的上班阵营,出现了紊乱,人心浮动。尤其是一些女同事,那几天骤然变得异常亢奋起来,互相很带劲地叙说某种年货俏和妙,某种食品不错云云,某个商店买最近最方便等等。她们麻雀一般叽叽喳喳,彼此招呼彼此怂恿彼此启发彼此影响,三下两下,就把空气弄紧张了。于是,她们便东奔西走脚步匆匆链条一般被一个喷香的节日很亲切地拴在一起了。
经过简单的排列组合,办公室便剩下了我孤身一人。我无所适从,很尴尬。
“小乔,今年你回老家吗?若不回的话,请到我家去玩!”又有人说:“我家的门号还记得不,过年一定去玩啊!”
那“啊”字拖长又缓缓收尾象音乐中的一个下滑音。听起来特别温暖但也特别地刺耳,令我不适。
年关渐到。邀请纯是人之常情。也可能是很真诚的,也可能只是一种很随便的、礼节性的寒暄。当然若真是登门,也绝对会受到欢迎和礼遇。
但是,我感到了某种孤单。
《意大利乡村》 作者/李宁
那晚上,月光很凄清,从窗口撒进我所住的青年公寓231号单身宿舍时,那月光很冷很冷。静坐良久,第一次开瓶饮酒。三杯下肚。酒很香。酒是一种好东西。我知此太晚。作为男人,这是不应有的疏忽?
喝酒想起家,想父亲。
父亲距我很远很远。我是他的一片忧郁。我从他的脚下出发,到了遥远的异地。我是我父亲放出的一只风筝。这种关系无影无踪,却充满了丰沛而肥厚的人情。石头一般牢固。
男子汉都应硬着心肠摆脱亲情。都应义无反顾的去远方。去远方是一种胆略,一种刺激,一种风度,一种机遇,一种磨难,一种福气,更是一种感情摧残。
父亲早就期望我娶妻成家,生儿育女。期望在他那棵逐渐苍老的大树上,再长出些青枝绿叶,郁郁葱葱,使我们家庭始终能保持一片青翠。
但我却违背了我父亲。一直在悄悄雕塑我的诺言:我想做一个有点硬度和亮度的汉子,想象山峰一般凸起一些什么,想挤干净身上的眼泪和别的过于缠绵柔软的水份,想有点独特个性地、有滋有味地生活着。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我行我素,对婚姻漫不经心,一任嘴边讨厌的胡须野草一般疯长。
有好心人提醒:“该找个人了!”我听后无言,想说的是:“男人先征服世界后征服女人,女人先征服男人后征服世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我想的是:“孩子事小,出息事大。”有人打趣:“莫会是个子高得不够,不好寻?!”我也笑笑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些豪言趣语每临春节时便渐渐显得苍白无力。我感到心虚,再一次认识到自已的生活具有某种阴影和缺陷。也深深体会到一种传统习惯滚石一般袭来的威力。
我注意过已婚夫妇自行车上架起的小坐椅,它使本来线条优美的车轴增加了紊乱,我也注意过婴儿拉出的蛋黄一般颜色的纯洁的屎,它流在母亲的衣上裤上,使我感到生命的清嫩和罗嗦。我一直没有按时为地球种植一株这样的生命,也许正是我对事物看得太深。这是一种禅意。
违俗成仙,超世进禅。
仙风禅气只能留在古寺山庙。
《意大利乡村》 作者/李宁
那次我回家里,亲朋好友去码头接我,我已下了船,他们还不断瞄我后面,当发现确无“目标”时,遂说道:“怎么今年又仅一人回?!”大年初一, 宴桌丰盛,鱼香酒甜,父母吃完饭后有一回涉及此话题时又泱泱不乐。几次悄悄来到我身边,问:“那事怎样了?”又说:“人家冬冬同你是同龄,人家的孩子可以打酱油了!”
孩子,又是孩子。一道很简单而我却迟迟没有做出的小学算术题。
父亲同我坐得很近。我仔细打量父亲,他一生的辛劳困顿全写在脸上,生命的兴盛和萎缩,不能太近的观察。对于父亲,我长年在外,饿了病了,未能供他一杯开水。我太愧对父亲!他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如今他老了,心境苍凉,万事皆空,对世界已无太多的奢望,只期望他那棵老树上能长出青枝嫩叶。这是他唯一的安慰。
能让他失望吗?我是父亲的独生儿子,为了我的志向我的追求,父亲毫不犹豫地打发我去远方。
人与人之间不过是一种牵连,一种对照,一种责任,一种呼应,一种满足。离此便不足以谈情。生活的甜蜜在于此,生活的纠葛和生涩亦在于此,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在于此,俗夫和伟人的分界也非常复杂的含混于此。
我记得德国哲学家康德一生未婚。那个神秘的老头儿全副身心进入哲学王国。对异性他几乎达到坐怀不乱的地步。他的一位女学生对他油然而生敬意,对他苦行僧般清苦的生活动了测隐之心,愿终身委身于他。康德非常果断地予以拒绝。哲学成了他终身的妻子。
也另有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的某将军,率数十万大军。四十而未婚,高门闺秀多想与其结秦晋之好,说客盈门,概被将军婉拒。说:“国尚未成,何以成家?!”他住在一间破庙里,冬天也只穿单衣,手上尽是冻疮。记者范长江问他:“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他避而不答,却一个劲地介绍他的某个上军长如何英勇、智慧和仁慈,是多少年才出的一位帅才,某个团长和班长又如何牛逼等等。
这也是一种人生,一种大境界。浩浩荡荡尽显英雄俊杰豪迈之气。我自思不能望其项背。也不赞赏那样的姿态。毕竟严峻粗糙的生活,没有女性的过滤,永远露不出温润鲜丽的色泽。
我做出了我的努力。我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地迟坐了几班车。现在,又到春节了,我还会孤身一人去探望我父亲,我会在我父亲那棵树下摄下一照片,并将留下这样的题辞:“父亲,没啥缺憾,在这个世界上,您的儿子一直也一定会很完美。!”
《意大利乡村》 作者/李宁
《意大利乡村》 作者/李宁
【原载 《散文》杂志,值此父亲节来临,再次修改,遥寄和追怀平生最对不起的、我恩重如山的父亲!他已去逝10多年,因为对不起他,每一个父亲节就成了我心中永远的歉疚和刻入骨血灵魂中的不安和痛。】
《父亲》 作者 罗中立
图为罗中立老师的《父亲》,他画出了生活在有一类父亲,历经岁月风霜仍淡然,从容,慈悲,可亲与可敬。】
【 画家、重庆文联主席罗中立老师(左)与重庆文联党组书记、作家王超老师(他也曾担任过巫山县县长)在巫山采风,他们同玉米站在一起,显示了与《父亲》同庄稼的认同于亲近。爱父亲,说穿了是爱一种勤劳、慈善和责任。再次感谢大画家罗中立老师,他从灵魂上画出了中国式的千千万万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父亲。】
【甲纸,另有笔名乔桥,荞麦等,高级记者,自由撰稿人,省部作协会员,在新浪、凤凰网、豆瓣网、红榜网开设有博客或专栏,偶尔到网上唠叨的一个笨蛋和“”二球”。文章很水,写文章系不良爱好,亲们包容为谢】
201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