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
这是儒学大家周敦颐的名言,同时也是《清明上河图密码》第一卷中的一句引子。
大意是,人的一生,不幸的是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更不幸的是没有羞耻之心。一定要有羞耻心,那么还能教化;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还能成为有德行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清明上河图密码》是作者冶文彪的长篇巨著,五年构思三年创作,历时八年而成。
小说采用悬疑风格,以北宋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创作蓝本,将画上的情景编成故事,赋予画中人物不同的命运,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清明上河图密码》以客船经过虹桥,船工慌忙放下桅杆开篇,拉开北宋繁华景象之下波诡云谲暗藏杀机的序幕。
敌国间谍潜伏入画,北宋皇帝布局解困,普通百姓在这惊天大局中命运沉浮身不由己。
作者描述了因梅船消失而引发的一系列案情,通过细致地描述向我们展示了北宋时期的繁华景象以及繁华之下普通百姓在布局之人的操弄之下演绎着不同的人生,让读者感受复杂的人心、人性。
第一个案子,八子之案。
挂着梅花白帆的客船经过虹桥桥洞时,突然烟雾蒸腾,香气扑鼻。随后梅船消失,白袍道士出现,天书降临等神异之象,两岸百姓惊呼不已。
但神迹过后,遗留下来的新客船上出现二十五具尸体,其中包括当时在汴京有名的“东水八子”之一“剑子”郎繁,从而引出八子案。
“东水八子”汴京里是志趣相投的八个人平日里师友相称,常在一起谈文论道诗酒唱和,在坊间颇有些名气。
梅船消失之后,剑子郎繁身死,策子章美失踪,其余六子各怀心思。
讼绝赵不尤为查清真相,日日苦思冥想,层层抽丝剥茧,终于揭开了东水八子貌合神离的假面,也解开了章美失踪之谜。
八子之中,七子主旧法,唯宋齐愈一人主新法。八子论战,宋齐愈以一敌七,针锋相对丝毫不落下风,这让其余七子惊惧不已。
为了阻止宋齐愈进入仕途,推扬新法,七子想出一条计策,以宋齐愈最在意的女子莲观之名,将他骗出汴京,让他错过殿试。
章美偷信,墨子仿写,最后简庄提供地址将他骗出京都。这一切本该水到渠成,然而章美却从简庄眼中看到了杀心,他意识到简庄不止要阻止宋齐愈,更要杀了他,以绝后患,这让他既惊且惧。
章美从小被教导养心求善,仁义之道不仅是他一生的志向,更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比性命更重要,再加上他与宋齐愈十几年的情谊,情同手足,爱护之心油然而生,最终善良战胜了邪恶,他重新写了一封信,更换了地址,让宋齐愈躲开了一场截杀。
章美于宋齐愈渐行渐远主要还是为了简庄的妹妹简贞,为了情爱,他背信弃义欺瞒朋友,以莲观之名伪造书信,引宋齐愈入彀,还险些因此成了别人手里杀人的刀。
只是政见不同,简庄何至如此非要至宋齐愈于死地,他提供的地址又是从何而来?那里究竟有什么秘密?
为了查清真相,他毅然决然踏上了客船,去往简庄提供的假地址,亲自去寻找谜底。
这一趟应天府之行让他历经生死,他曾经有过,有愧,也有悔,最终在冰冷的刀锋下慷慨赴死,所幸来者并非杀人不眨眼的冷血杀手,最终让他得以逃生。
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章美以善为本,悬崖勒马,正是这一点善念让他知过即改,最终死里逃生。
正如前文引子所说,一个人如果有羞耻之心,则还能教化,一个人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则还能成为有德行的人。
章美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幡然醒悟,不惜以性命去修正错误,他对宋齐愈有愧,有悔,最后为了他用自己的性命破开了这个必杀之局,最终赢得了敬重,也赢回了宋齐愈的谅解。
社会黑暗,人心复杂,但就算再阴暗的人性也有善良的微光,《清明上河图密码》所描绘的,正是这些萤虫之光破开迷雾,解开隐藏在盛世繁华之下的阴谋与杀局,为帝国的末路增添一点温柔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