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自己很难坚持一件事。很多想做的事、该做的事,总是有始无终,无法做到持之以恒。
以前,我以为坚持是个心理问题,是个人品格的问题,容易埋怨自己缺乏意志力,不争气,吃不了苦。但这些往往是坚持表象的民间解读,并不科学。
01
坚持是怎么一回事
先说说我最近新看和复习的几本书:
1、罗伊·鲍迈斯特的《意志力》
2、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
3、罗伯特·普罗明的《基因蓝图》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去得到App听听这类的书,都有音频解读版。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核心观点。
1、意志力不是心理现象,更多是生理设置。
2、意志力是一种有限资源,会消耗也需要补充。
3、意志力类似肌肉是可以训练的。
讲2个故事
在《自控力》中,有个叫盖奇的病人,1848年9月13日,一根钢筋刺穿了盖奇的左脸,从他的大脑前额叶飞出。幸运的是,他活下来了,但不幸的是,从此他变了一个人。
以前的他,性格温和,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力,很受欢迎。但受伤后的他,脾气暴躁、缺乏耐心,脏话连篇,热衷于制定计划,却从来不执行落地.
换句话,盖奇的自控力完全消失,好像他的脑袋控制冲动的刹车失灵,他成了横冲直撞的怪兽。
原因不难猜到,这和受伤的大脑有关。我们的大脑有不同脑区,负责不同的功能,有些天生就比较发达,有些被开发不够到位。
总的来说,基因的作用很大,基本是50%,超过任何一个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你真的无法坚持,控制自己时,也不用自责,这不是你的错。
第二个故事,《意志力》的作者做了一个实验,让一群学生全都饿着肚子来到实验室,把他们随机分成三组,然后让他们做几何题,但这些题目其实都是无解的,实验测量就是想看看他们能在题目上坚持多久。
A组是对照组,直接做题,他们平均每人坚持20分钟,B组和C组做题前被带到另外一个房间,面对一些刚烤好的巧克力饼干和萝卜,B组可以随便吃饼干,但C组只能吃萝卜。
结果随便吃饼干的B组,和A组一样坚持了20分钟,而C组只死扛了8分钟。解释很明显,C组的意志力在抵制饼干诱惑的时候,被消耗掉了。
意志力是一种有限资源,和体能一样是有极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硅谷的精英,选择每天穿一样的衣服,比如乔布斯和扎克伯格,在日本,则提倡极简主义,崇尚断舍离的生活价值观,都是为了少消耗意志力。
02
为什么坚持不了?
坚持不了的原因很多,我们说说常见的几种情况:
1、事情太难,超出原有的能力
2、太过乐观,有计划但缺乏变化
3、缺乏动力系统,没有坚持的土壤
第一种:事情太难,超出原有的能力
我们常常会立个flag,说今年要减肥、健身,每天要跑步5公里。但这些想做的事,往往超出了我们原有的能力,当身体疲劳时,很容易放弃。
就拿我为例,我平时都有运动,每周都踢足球。有个月,我和一个同事竞赛,我尝试每天都跑5公里,跑了一周,我就受不了,身体非常疲惫,精神上十分排斥跑步,有点恶心要呕吐的感觉。
按道理,我经常踢球,跑5公里还是很轻松的,为什么连续一段时间后,就不想跑了呢?原来,我踢球通常是踢一场,休息几天天,最多的情况也是隔天踢一场。
为了赢得和同事的竞赛,我换种方式跑步,选择每次跑10公里,分2次完成,2天跑一次,这最接近我平时踢球的安排。结果,我不辱使命,赢得了那个月的跑步竞赛,我跑了166公里。
第二种:太过乐观,有计划但缺乏变化
当我们看到别人能够坚持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心中有股傲气,觉得别人可以,我也可以。所以就跟着别人做一样的计划,事实上,我们并不完全清楚对方经过过的那些困难。
还拿跑步这件事来举例,最开始我以为每天跑5公里是很简单的事,头几天确实如此,但随着体力的消耗,慢慢就开始厌恶,身体本能发出反对的信号。
这种问题,通常在开始前,就没有想过对策?此外还有下雨天怎么办?如果受伤了,比如崴了脚了,怎么办?被其他事(回老家、出差等)牵绊住,怎么办?
计划通常是理想的想象,但现实总是充满意外,所以,在坚持的过程中要善于应对变化,并且接受这样的安排。
第三种:缺乏动力系统,没有坚持的土壤
很多事情坚持不下去,不是因为开始难,而是中间的过程难,任何事情都没有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瓶颈。
比如,写作这件事,就非常的困难,更不用说坚持日更。我在2016年年底申请了公众号,最开始缺乏积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写了1篇,就放弃了。
经过几年公众号的阅读,和喜马拉雅、得到的听课,积累了一点知识,陆陆续续开始写文章。内心想,最好一周2更,至少一周1更。
但公众号没多少粉丝,也没有什么重要人物关注,出差比较忙的时候,就出现断更了。在公众号粉丝没有规模前,也没有广告收入,也没有人留言、催更,很容易半途而废。
人是社会的人,是活在一个系统之中。为什么我们会按时上班?这是来自改善生活的动力,要养家糊口,而且还有来至公司KPI的考核,有压力迫使我们努力工作。
为什么我们会学习?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无限放大了知识经验折旧的风险,这让整个社会都拼命学习,提高职场的竞争力。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在工作中,总是比业余生活更努力,更能坚持。
工作提供了努力的动力系统,公司创造了坚持的土壤。而你自己的坚持,需要自己创造这样的系统和土壤。
03
怎么才能坚持?
从原因中不然找出方法,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方法:
1、降低难度,让自己能完成。
2、让自己休息,不要掏空身体。
3、补充能力量,养成锻炼习惯。
4、形成闭环,用环境影响自己。
1、降低难度,让自己能完成
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我记得,我写第一篇微信推文,就写了600多字,而且自我感觉狗屁不通。写完,我就不想再写了,内心充满了挫败感。
后来,越来越觉得写作是职业发展重要的技能,所以就决定看完文章后开始写留言,从最开始的一句话,慢慢能写一段话。如果看完,不知道写什么,就算了,不过于苛求自己。
时间长了,自然就慢慢能写点东西,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是分好几步走,先写,然后坚持写,最后才是要求写好。
这个逻辑就是小时候学走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从简单到复杂完成就好。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洋洋洒洒写了100多篇原创,坚持日更2个月。当稳定状态后,我将尝试其他创作。
2、让自己休息,不要掏空身体
人的情绪和状态常常是很不稳定,有时候状态好,恨不得一直做事一直爽。但又时候,特别低迷,就像一滩烂泥,啥也不想干。
我在写作这个过程中,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但我们需要调节这种本能,这跟河流修建水库一个道理,这样才能有长期稳定的表现,实现坚持的目标。
通常,我只有3个时间段会写作,上午9-11点、下午2-5点,晚上9-11点。其他的时间,固定安排学习和锻炼、休息。
这和运动员的运动规律是一样,如果上场时间过长,就容易身体和精神疲劳,会导致表现低迷和伤病,工作也是如此。
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工作状态,不要过于兴奋,用力过猛,疲劳时,及时休息,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我在努力寻找自己最佳的工作方式,比如番茄工作法我不大适应,我习惯1个小时休息10-15分钟。
3、补充能力量,养成锻炼习惯
在前面的文章提过一些科学研究,那些书上的心理学家说,意志力是一种生理设置。
换句话说,通过外部的手段可以来增强意志力。比如,大脑思考、控制行为需要大量的葡萄糖,喝一些含有糖分的饮料,就有利于提高耐久度。
所以,很多经常加班的码农、工程师在加班的时候,喜欢喝点可乐、咖啡等饮料,来提升状态,坚持烧脑的工作。
当然,为了避免肥胖,我建议吃水果,比如葡萄、草莓、坚果等。
此外,在职场精英圈,现在很流行冥想、保健操等减压的锻炼形式,这些方式可以缓解压力,提高意志力。这就类似电脑清理内存,把其他声音关闭,专注当前的任务。
4、形成闭环,用环境影响自己
个人认为,除了先天的基因,意志力最受环境影响。比如,我能坚持运动,是有一群踢球的朋友,很多时候,工作后比较疲劳,也不想去,但其他人喊一喊就糊糊涂涂就去了。
像写作这样的事,很重要动力来自读者的反馈,当有人点赞、留言时,你会觉得你的文字还是有价值,还是有人看,当然看到自媒体号收入变化时,也是很好的反馈,让自己有信心,可以做下去。
当很多人阅读时,你就有更强的动力去写作。有时,你的文章扑街时,你会看看其他人的成长经历,从而接受做成一件事的困难,知道坚持是所有人的必经之路,通过这些挫折,也能提高面对逆境的能力。
输入决定输出,在内心能量上,也是如此,避开消极的环境,吸取积极的影响。
最后,总结一下坚持的关键,你需要成长思维,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判死刑,避免固定思维。
关注过程中的变化,根据人体规律科学理性调整计划,适应环境变化,让自己处于一个良性的状态。
有4个常用方法:
1、降低难度,让自己能完成。
2、让自己休息,不要掏空身体。
3、补充能力量,养成锻炼习惯。
4、形成闭环,用环境影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