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老庄也主张静,管子也主张静,佛家也主张静,看来这“静”字是贯通各家学派的一根主线,正是天地间最精微的底蕴,所以各家学派都在这一点上建立自己的养性处世理论。管理国家也要这样,人们常称赞治国贤臣都是“每逢大事有静气”的人物。心静下来,就能处理各种纷乱的军国大事。从那时起,他每天都要静坐一会,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便都在此中获得。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作出决定,总要通过几番静思、反复权衡之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为让气氛更宁馨些,还往往点上一炷香。每见到这种情况,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扰他。——《曾国藩》
凡遇事须静气、静思。
三十而立,更应如此。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年轻朝气,却免不了心浮气躁,凡事皆有冲动,率性而为,缺了沉稳。确有成事者,究其过程细节,无不带有运气成分,成事乃乘机之势,所做举动皆暗含事理,符合规律,非全凭机、势也。但若无冲劲,即使机不可失,势如乘龙,亦往往错失良机,失足悔恨。
古人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又云:“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因此,日常凡事,皆应相机而动,乘势待发,切不可逆势而上,得八百而损一千,得不偿失。
对于儿子,变化如此巨大,作为父母,自然地会有松一口气,痛快享受“劳动”成果的心里,特别容易放松下来,忙着各种奖励、夸奖孩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往往这时,便是松懈的时候,不经意间,孩子会转变生活方式,自我认知和感觉发生变化,骄傲满足的心里不受控制地在心中发芽,继而影响到行为做法和三观。这是很危险的。
作为父母,却不能照搬过去的环境和做法,容易引起孩子厌恶和逆反,他会感觉到重复的事情重复做,做好的事情无奖励,滋生逆反情绪,形成思维定势,后续做法即使有修正,也抵不过孩子内心的不接受。
所以此时即是“势”,即是“时”,即是“机”。
同孩子一同改变适当释放孩子情绪,夸奖要多一些,严格严厉的要求要少一些,对孩子的定位要大一些,对孩子的情绪要多包容一些。孩子巨大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幼儿园,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家里,在外面,在学校,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在同学朋友的面前,都有改变。顺着这个势而进一步为之,才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进一步行动的准绳。
所以,综上所述,对孩子发脾气,是我操之过急,控制不了情绪,还请老婆大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