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封锁野蛮冯老师给我们带来满满的干货,这节关于写作技巧和经验分享,对于新手的我来说,早就准备好纸笔,对今天的内容满怀期待了,平时要想很久才能下笔,听完果然是受益匪浅,让我对写作素材的思路突然打开,对我的帮助非常大,通过冯老师的指点,才明白原来身边和生活中有这么多可以写的东西。
从身边的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去写,比方说父母、子女、长辈,我们了解他们是比较多,观察比较仔细,多倾听身边人的声音,这个给了我一个启发,也可以写同事朋友,或者也可以写自己,多写一些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作品,这样也能让自己的心胸开阔,心静则事顺。
也可以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材米油盐,人间烟火,比如买菜做饭一些很普通的一些小事,如何挑选蔬菜,是否涨价,那些摊主卖菜的描写,菜场环境,生活艰辛,多观察生活细节,多揣摩,多留心,也能找到文章的需要的素材,能把一件事情说明白,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多走出去看看花草树木,感受迎面清风的感受,随着季节的交替树叶颜色的变化,蓝天白云的流动,四季里万物的变化。马路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也可以观察他,我也喜欢写路上碰到的一些擦肩而过的上班族,因为跟我一样的神态,都是步履匆匆,手上还会拎着饭包,再展开联想,是否跟我一样着急回家做晚饭,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了平凡一天中一件平凡的小事。
最后要多读书,很多作家刚开始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不要害怕写的很烂,没人看,没人看的时候就是修炼内功的时候,日日坚持,蝺蝺独行,等到读书百遍时,其义自然出现,以前读书就是思考太少,没有总结自己的观点,可能就是积累太少,所以要边读边思考,多联想。我们多读就能模仿,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和不喜欢的书也可以写书评或自己的理解,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推荐的理由,给我带来哪些启发和感悟,有哪些金句可以摘抄,有什么特点?如果碰到不喜欢的书,也可以说明一下为什么不喜欢,为何能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完成,也是值得分享与学习的。
平时善于发现从朋友和同事聊天中找到有趣的话题,也许就是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碰到有趣的话题就先记录,后面在慢慢补充联想拓展。也可以从网络新闻中能发现最近的一些热点,也许就是很多人正感兴趣的事件,这样能引起共鸣,跟作者也能有比较多的互动。素材是来源于积累,平时看书要多问为什么,多思考、多联想、多拓展。
冯老师还建议把歌词拓展为小说,也可以运用故事新编,这些都是要有一定写作基础的作者才能写的,我作为新手,虽然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但使我明白只要想写,素材是非常多的,无论歌词,电视,还是改写,就看你是如何发现与运用。
冯老师还说了一个特别专业的知识点,“的”,“地”,“得”这三个字的在各种不同句型中的运用,说实话,这三字我之前一直分不清,也没想要去分清,所以写作中这三字的错别字发生的就特别多,今天听了冯老师讲解,总算搞明白了,原来区想要区分开也也不难的,所以一定要多学习多运用,不能偷懒,不然不会的问题你不去解决,那么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鲁迅《阿Q正传》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很久以前读过的,印象不深了,但今天通过冯老师讲解之后,里面有层层的含义与作者的心情,这是以前都忽略掉的,感觉要再去认真的读一下,所以有些书过段时间再去重新阅读,所感所想确实完全不一样了,比之前的有更深的思考与感受。
只是初听冯老师的写作干货,后期有空还要重复多听几遍,相信每听一次就会有不同的收获和启发,感谢冯老师的用心分享。简书平台无论对于新手还是高手都有不同层次的发表平台,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喜欢读书写作的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让每个人都能怀揣着内心的那个小小的文学梦。也感谢柳老师的课程安排,能让我接触到优秀的老师和作者,学习他们的经验,期待下一期的大咖老师,祝大家在写作路上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