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l 古典古少侠
你内卷吗?
“内卷”这个词从2020年年度热词到现在,经过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历程。
去年,“内卷”像个C位出道小鲜肉,大家讨论的是:“什么是内卷?”“内卷是新概念吗?”“哪些现象属于内卷?”
但现在,它似乎成了烦人的小妖精,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什么是内卷?不重要!内卷有什么特征?不重要!好像有方法可以逃离内卷?别废话,赶紧告诉我!
“我也不想卷,但我被裹挟着怎么办?别人都在疯狂卷,我不卷能行吗?实在是卷不动了,有什么办法能跳出困局吗?”
还真有。
这就分享给你。
01
被困在补习班里的中国学生
尽管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但还是请你再从概念入手,先明白,到底什么是“内卷”?
要说清楚什么叫“内卷”,就要先讲一个反义词,什么叫“外卷”?
外卷是指一个东西成长的时候,有不断的从外界卷入资源的能力。
比如一个孩子在成长,新的资源、学习方法不断地汇入进来,形成更加开阔的人生,更加大的视野。
但当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公司,没有任何新资源汇入,没办法外卷,竞争增量的时候,就只能竞争存量,让每个人的努力都变得低价值。
请你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统计各个国家学生学习时间和科学表现的关系图。图中上半部分黄色代表的是学习时长,红点是学习的效率。
请注意,中国(在箭头标注的位置)是全球学生中,学习时间几乎最长,但学习效率几乎最低的。
这就是内卷啊。它的核心就是高强度低价值的无效竞争。
“今天你能在鼻烟壶上写首诗,明天我就要在核桃上刻一艘船,后天他就能在头发丝上写一篇文章,让大家拿放大镜看……”
每个领域都在争相内卷了。
比如,5月20号那天给另一半发520块钱红包的那个人,就是第一个在恋爱中搞内卷的人。本来可以发1块3毛4的,非要发520块,搞得现在发5200,都觉得没用心。
这是个段子,也是真实存在的状况。
更可恶的是另一种:加班奋斗逼。天天把“奋斗”挂在嘴上,不管每天工作做没做完,都会故意加班到很晚,再时不时向老板示好。搞的同事深受其害,天天被逼着跟他一起加班。
太痛苦了,究竟该怎么办啊?
03
行动的转换:
从「打工人」到「超级个体」
如果不是从创新的视角看,一切想解决内卷的办法都只会越来越卷。
过去打工人的逻辑叫找出标准答案,但今天超级个体的逻辑是找出真正的问题;过去的打法是缜密规划,今天的打法是不断尝试,看能否试出新的东西;过去以KPI管理,今天是找到最有价值的事,带着意义感执行,创造新的价值。
过去,一个人做职业规划,说30岁我要做总监,25岁我要做经理,22岁我要做骨干。但超级个体不这么想,他们不是预测未来,他们在创造未来。
比如,前段时间访谈的敬子老师,她是在机场看了《断舍离》这本书,就去学习日本和美国的行业经验,回国后从0到1创办了CALO整理规划塾,重新定义了整理规划师这个职业。
但创新是怎么来的?个体又如何创新呢?
《成为黑马》里提供了一个逻辑:
(1)发现并激活自己的内在微小动机,激活一系列微妙但持续的情绪,发挥个性,追求满足感。需要不断体验、识别;
(2)能够激活自己越多的动机,就越有概率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
(3)在每个局部最优解之下,完成整体最优解;
(4)把不断试错作为行动策略。
就是把你关心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
有位美国旅游作家发现:纽约有三万多间餐厅,而人口比纽约只多一倍的东京却有将近三十万间餐厅。这说明什么?
说明东京的餐厅是以小而精为主的。这些餐厅大多是专攻一个品种,不搞多种经营,也别无分号。
东京有上万名的厨师毕生只专注于一种料理,炸天妇罗的师傅可以六十年就研究这一锅油和面衣。
这个美国作家去过一家在东京很有名的寿司店,店主人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从早起买鱼到闭店清洁全部自己做,也不让店家送货,因为他要自始至终全程掌控他每天只接待中午和晚间两批各6位客人,最大的梦想是再减少两个座位,因为那样就能做得更完美。
在今天,资本黄金时代无限扩张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但一个新的大门就是:让过程变得越来越快乐。
这个世界不应该是一个比谁声音大的世界,你是小提琴,那我可以是钢琴,我们可以协作共创出更多好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去争某个一样的部分。
希望你,
成为一个找出问题的人,
成为一个可以创造未来而不是预测未来的人,
成为一个不断尝试的人,
成为一个可以给自己赋予意义并执行的人,
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成为一个可以遵循自己价值观的人,
成为一个可以有机会在不同组织中间流动并且很自然的人,
成为一个可以为别人分享、赋能,而不是通过掠夺的方式工作的人。
希望你创造出自己喜欢的生活,活成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