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40分钟的时间重新温习了樊登老师对《认知天性》这本书的解读。
从最后的学习策略大集锦谈起。
1、给广大职场人的策略有:多做检索和反思,思考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会更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做到投入其中,如果“心流”体验很多,这会有助于你对自己的专业产生独特的理解和领悟。
这一条策略,我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的都比较多,如果get到一些新的知识或者理论,我都会静下来思考,对照实际中的做法与理论的差距,想象着下次如何避免、如何更好的做到。这对于锻炼独立思考有非常大的帮助。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是每次仅停留在思考,没有记录下来。这种思考有时候是在工作中,有时候是在公交上,有时候是临睡前。每次都告诉自己有空了一定补上,可是从来没有有空过,即使有空了又在思考别的事情。用文字记录必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再加上有时候文字不能很好的表达思考的过程和想法,也就疏于记录了。
自从开始写日记,我发现记录还是很有必要的,哪怕只是记录几个关键词,我相信我们的大脑在看到这些字眼时能检索出更多的记忆,甚至会整合出更多的灵感。
在此推荐我写日记用的app《吾记日记》,简单实用。
2、给学生的策略有:第一,要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不要总是一遍一遍地重复阅读,要多用回忆来挑战自己;第二,有间隔地安排检索练习,学习某些知识后,过一段时间再做测试,给出一定的间隔;第三,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比如各项科目穿插着学习。
这一条策略适用于我最近备考的咨询师考试,今天距离考试还剩79天。
一个礼拜前我做了非常精细的学习计划,今天我看到这条策略时,彻底推翻了我的学习计划。今年的flag是一次性通过四门考试,现实的困难是今年教材有较大变化,新的课件还没更新,以前的真题参考性小。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不能放弃,我相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会有助于完成我的目标。
3、最后,给教师的策略:在教会学生学习的时候,第一个要做的事是解释学习的过程,你要让孩子知道记忆是如何留在大脑中的;你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把学习的方法告诉孩子,而不是只教授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创造“合意困难”,同时还要保证教学的透明度。让学生理解你的教学意图,清楚自己的学习进度,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关于这一点,我可能没有太深的体会,但是我觉得这可以是我作为母亲教育孩子能借鉴的策略。
书中还有很多干货,一下子不能很好的消化了,剩下的留给时间,把他作为一本工具书,指导我更好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