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豆芽儿很菜
壹
2004年12月,托马斯和妻子婕奇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
出售他们的“当之无愧”号游艇,售价44万美元,这个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相当昂贵的,
这艘游艇也是退休后的托马斯出售了房子车子才得以购得的,
之后三年喜欢冒险和航海的他和婕奇吃住都在游艇上,沿着加利福尼亚湾一带边航行边游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自由自在,
两个人自然非常爱惜这艘保驾护航的游艇,经常擦洗得锃光瓦亮。
2004年11月,托马斯与前妻的儿子马特婚后生下一个孩子,
当上爷爷的托马斯很是开心,决定靠岸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享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婕奇也非常支持,
于是他们决定卖掉“当之无愧”号,并用这笔钱在马特家附近重新购置房产,方便照看孙子、照应儿子一家,于是有了开头的广告。
贰
不久,就有个自称是明星德里昂的男人打来电话,想要看看船况,
12月9日,托马斯夫妇和德里昂在船上碰面,
一看到德里昂,托马斯就开始打鼓,“这人虽然自称明星,可却穿得破破烂烂,看起来不像有能力支付44万美元的样子。”
于是,这次会面也就草草收场,并无下文。
没想到过了几天,德里昂又联系他们,想让他的一个朋友帮忙看看,托马斯只好又带着这位朋友看了一圈,看完托马斯更不放心了,
作为在监狱干了几十年的缓刑犯监督官,他生出一些可疑的感觉,觉得这个德里昂不靠谱,打消了与他交易的念头。
然而,很快他就改变了主意,
不久,德里昂带着自己怀着二胎的妻子,拉着他们的孩子,一同来看船,看着一家幸福美满的样子,托马斯放下心来,愉快地与德里昂达成购买协议。
叁
12月15日上午,德里昂想要试驾游艇,
托马斯和婕奇信心满满地带着他们一家以及德里昂的两个朋友,从海港出发,开始试航,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托马斯和婕奇却再也没能上岸……
刚驶出港口,托马斯就在船舱内被德里昂的一个朋友偷袭,被捂住口鼻的托马斯很快因为窒息晕了过去,
而这一幕,正巧被婕奇看到,她惊恐地大叫,于是这一伙人开始制服婕奇,准备的电击枪效用不大,他们改用武力。
很快,戴着手铐、绑着绳索的托马斯和婕奇被安置在角落里,
德里昂开始威胁他们,想让托马斯无条件转让游艇,并如实交代银行卡密码,
极度不安的婕奇哭喊,“我不想死,我刚得了个孙子,我还没见过他,我不想死……”
托马斯安慰地握了握妻子的手,答应了德里昂的全部要求。
可是,丧心病狂的德里昂并没有依照诺言还他们自由,而选择在天黑时,为两人戴上眼罩,从甲板上把手脚捆绑的二人,沉入海底……
肆
忍不住想要大声质问,这个德里昂到底是谁?他为何如此穷凶极恶?
德里昂确实曾是明星,5岁被星探发现进入演艺圈,14岁出演大热的电视剧《恐龙战队》,
但是,前途大好的德里昂之后的生活轨迹,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演戏不上心、台词背不好的他渐渐无戏可接,没了工作和收入的德里昂,并不想上学,甘愿成为一个小混混,整日在街上游荡。
从那以后,打架斗殴、偷砸强抢成了家常便饭,逮捕拘留更是常有的事,
在此期间,德里昂结识了不少像他一样游手好闲、在犯罪边缘疯狂试探的年轻人。
并在不久后,在网上认识妻子詹妮弗,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很快结婚,并在婚后生下一个孩子,
婚姻和孩子都没能改变德里昂丝毫,仍然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家里的开支全由妻子詹妮弗负担,
不工作没收入的德里昂,异想天开地想要挣笔快钱,于是一看到报纸上的广告,他就来了主意,要杀人越货。
也就有了他之后一步步的布局与斡旋,也便生生给托马斯一家制造出一场人为的无妄之灾。
伍
看完这个悲剧,我整个人几天缓不过劲儿来。
我实在想不出,一个人怎么会有如此这般的恶与混,把别人的生命当草芥,拿自己的命运当儿戏。
同时,我也有两点感想。
1. 坏要从根治,拘役与心理干预应该并行。
德里昂和他的朋友们一而再地触犯法律,却因为罪名不大,就如走过场般在监狱里进进出出,
法律和拘役在他们眼中形同虚设,直到犯下滔天大错,酿下无可挽回的惨剧,给别人带来损失惨重的飞来横祸。
在犯罪初期,应该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探究德里昂这类人内心的邪恶之源,
通过溯源,带他们重回童年,在那里或许他们被抛弃被虐待,缺失充足的爱和关注,
认清问题后,促成他们的自我疗愈,
他们的心早日被爱铺满,就能早日实现自我成长,社会的阴暗也能早日得到消减。
2. 活出人生的意义,无谓长短。
我很想知道,托马斯在赴死之前的那一秒脑子里会想些什么,
无法照顾的孙子?永远见不到的儿子?自己的前半生?三年的恣意航海?长期的健身生活(托马斯还是个健美运动员)?对死亡的恐惧?还是对永生的向往?
我不知道,
但是我从自己主观的角度看,我很佩服托马斯,
他敢想敢干,为自己而活,
不论是无所顾忌地当个航海家,还是坚持不懈地健身健美,抑或是当机立断地停止航海,我都能想象得到,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对于自己的人生拥有十足的掌控权,也一直在用力生活,不断丰富体验,
特别棒,令我向往。
因为我畏畏缩缩、依照惯例活了30多年,
我的人生与任何遵循惯例的人实在没有太大的区别,
上学、高考、毕业、入职、结婚、生子,然后用余生围着家庭打转……
当我听到一个人逝去的消息,我都会问自己相同的问题,
如果被无妄之灾击中的人是我,我会想些什么呢,是后悔更多还是满足更多?
每次得到的答案都是后悔更多,
后悔自己虚度人生,后悔自己经历匮乏,后悔真正为自己而活的时刻太少太少,后悔自己遵从大众对于人生的定义,并用这个定义来框正自己有且仅有一次的人生……
总之,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这并不意外着被悲观情绪调用的我们该就此躺平,质疑奋斗的意义。
恰恰相反,
既然生命只有一次,
就该努力活出自己的色彩,
多留下自己不同寻常的印记。
假如意外来临,
最后一秒的你是悔恨多一些还是满足多一些?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