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 秦浅
农历2018年即将过去,它将翻开全新的时间篇章。如今街头巷尾洋溢着新春的气息,让人不得不感叹,时间流逝之快不留痕迹,一眨眼,所有的节日又回到起点,季节也即将崭新更迭。
小时候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会收到长辈的红包,拿着几张红色的百元大钞,想象自己新的一年能拿它们置办自己喜欢的物件,心里乐开了花儿。过年家里最是热闹。天南地北的家人都会聚在一起,饭桌上饭菜的香味,酒席之间长辈们的大声吆喝,还有兄弟姐妹们的嬉笑打闹,伴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新春倒计时,时间从一个维度跨过另一个维度的喜悦,总让人心生满足。
余世存在《节日之书》的序中写道:我们认为一年的起点是必然的,天经地义的;但事实上的时间起点更多的是偶然的,人为安排的。
我们研究节日的意义或许更多的是在探寻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对时间心存敬畏之感,从而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节日之书》将春节、元宵、春分等15个节令依次讲述,其中加入了不少诗词歌赋,引经据典的同时增加了《节日之书》的内涵,让传统的中国节日更独具”中国味“。
或许余世存想通过文字传达这样的理念:只有理解这些时间,才能理解我们那些源远流长,世代流传的庆典、仪式、信仰、禁忌等等民俗事象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只有理解这些时间,才能理解我们跟这个世界深刻的联系。
余世存在《节日之书》当中例举了不少关于《红楼梦》、《金瓶梅》等经典选段,旨在将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学相互联系,然后带领我们在文学当中重视现代节日。其中“集体无意识”的观念,将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与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相互对比融合,使得节日的延续在人们的心中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来自于我们对时间的敬畏。从书中我们能得知:
1.节日提升了日常的生活经验;
2.节日彰显了历史与现实的经验;
3.节日其实就是共同参与;
这让节日庆典显然在告诉我们,时间具有凝聚力。而在当下此刻,我们不再彼此分离,而是聚集在一起。
我们对时间,心存敬畏
余世存在《节日之书》当中,给每个节日都设置了一个后缀。
这让每一个节日都不再是一个冰冷冷的名词,而是带有灵性的节令。我们对节日的认识或许只是停留在长辈的口头转述,亦或是你面对的节日的庆典时感受到的气氛。
无论是四季还是昼夜,我们无法摒弃这个世界,时间就是在一个个季节与节日中慢慢流逝。从春节、元宵、到春分、社日、寒食,再到清明、端午,慢慢就到夏至、七夕,当中元节与中秋两个关键节日一过完,重阳、腊八应节而至,最后年关、过年。春夏秋冬当中的这么的节日,丰富了我们繁琐无聊的生活状态,便是因为我们重视,我们才愿意在一个个节日当中,参与祭祀祭拜,做吃食,忆先人。
我们敬畏变数,即是为我们的生命留有余地。
祭拜,回忆往事,包括吃食当中的味觉感受,看起来都似乎是为了留住时间、记住逝去的时间。我们不遗余力地做着这么多的事情,都是因为中国人本身具有的一种“凝聚力”。就像海外华侨同胞即使身在他乡,但是家乡的传统与对传统节日的沿袭,都是说明了节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
整本书,内容设置上你可以读到三个最明显的观点:
1.节日的设立让我们知天命、敬鬼神;
2.节日的更迭让我们的传统得以延续;
3.节日的存在让我们心存敬畏之情。
我们的祖先曾多次尝试与生死对话,与未知的世界对话。或许节日的设立便是我们用实际性的行动,在生活中学会思考与正确的提问,问四时更迭,问兴衰繁荣,问欢愉喜悦。
我们在春节当中感受取悦天地的礼乐文明,余世存描述道:
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文明个体必须回归基本,他的起点,家人,乡邻,桑梓。就是说,无论他如何无依无助,在春节里,他属于自己,回到了根本。因此,过春节既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认同,他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宿。
关于时间年节的态度当中,或许没有什么比春节更能表达人生的相关性,文明意识和生命的通感。
食元宵是年劳作前的欢聚,春分让万物情欲萌动(关于爱与相思);寒食与清明节的哀思,无论是从尊崇还是感恩,都在增加着我们对生死、天地山川对话的意义。插柳条、食青团,本真的生活当中需要我们细心与之对话,慢慢的,我们浮躁的心也能平静下来。
关于屈原的端午,那些粽子飘香、龙舟呐喊,都是节气当中的操守与后人祈愿的消灾祛难。
盛夏时节的烦躁,到七夕情欲的躁动,情感的交汇之处总是热烈而盛大的。那条由王母娘娘划下的银河,连接的不仅仅是七仙女与董永,还有世上千千万万男男女女的心,包括女儿节的恩情。
关于中元节,我们面对生死,为生命留下了一方余地。就像老树插图配语:
立秋人间新月,中元梦里故人。心头自有敬畏,不语怪力乱神。
我们所有的敬畏,都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
中秋、重阳,腊八、年关,大自然给予人最深切的圆满,传统当中的信仰情操,关于再一次新年到来时运的变迁,我们无法忽略年岁逐增,更加无法忽略时间的流逝。节日于我们而言,其实就是抓住时间的尾巴,然后心存敬畏之情。
我们更希望人们在传统中保留好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敬畏之心,知天命,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