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珥尘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少人的问候语从“吃了没”变为“走了多少步”……
运动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社交方式之一。以步代车、自行车代机动车,成为倡导绿色生活的新风尚。支付宝推出的蚂蚁森林功能将“运动”与“环保”完美结合,在集五福的助攻下,广受追捧。
物质条件的改善培养起人们对身体状况的重视,渴望重拾健康的生活状态,养成并保持体育运动的习惯。然而时间或费用因素迫使人们无法定时去健身房,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自主运动缺乏科学性和指导性。
运动类APP应时而出,用户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并接受指导建议。
运动类APP是否真的影响到用户的社交行为?如果有,那么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呢?这些影响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调查分析
1.运动类APP的角色定位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使用运动类APP的97位被调查者中,有11人出于社交属性功能使用,占11.34%,记录运动情况和科学训练方式分别占到79.38%和51.55%,优势明显。
2.运动类APP在虚拟社群中的社交性
以运动兴趣结成的虚拟社群中,社交性并不强,56.7%的受访者几乎不参与互动。
3.运动作为社交方式存在的程度
现实中,大部分受访者运动的本意出于实际用途,如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59.72%)、减肥(59.03%)、释放压力(51.39%)、塑形(45.83%),仅4.17%的受访者选择了社交需求。
但与其它问题综合考虑,发现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程度比使用者意识到的程度要高。微信、QQ类似的社交软件面向的是熟人圈,63.92%的被调查者曾在社交平台分享过运动情况。
除了社交平台的分享,运动过程中的陪伴与交流同样属于社交方式。
对问题“您一般和谁一起运动”和“您在运动时是否使用运动类APP进行运动记录”做交叉分析发现,一个人运动时,使用运动类APP的比例明显高于有同伴的比例,达到71.79%,而和男女朋友、好朋友、运动结实的好友的使用率分别为50%、64.15%、60%。
(二)调查结论
1.运动类APP仅作为辅助工具存在
参与调查的144位受访者中,有97位使用运动类应用软件,占67.36%,并未达到普及程度,很多人依然选择传统的运动方式,将运动视作与自己身体健康交流的方式。
2.运动兴趣结成的虚拟社群社交性较弱
超过半数的使用者并未将社交性作为使用目的。并且有部分使用者明显反感运动类APP过分强调社交功能,认为社交成分过于浓重,使运动脱离最初目的。
3.运动隐含的社交程度比使用者意识到的要强
运动作为一种社交方式,不仅体现在于运动类APP上发布动态,分享至社交平台,还包括运动过程中与同伴的交流。从这个角度来看,运动的社交性比使用者意识到的要强很多。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理论,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技术革新的目的是便利生活,固然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但用或不用、怎样使用,还是要以“我”为本。
今天你走了多少步?
运动社交了吗?
(样本有限,结论恐有偏差,仅做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