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叔说】在简书的 第12篇 文章
“李翔商业内参”迄今有97310名用户,销售额达到1936万元,李翔从中收入近千万;
“咪蒙”单月收入超过400万元,90后助理月薪5万元;
“papi酱”将贴片广告拍卖到2200万元;
“同道大叔”卖出公司套现1.78亿元;
“Spenser”单课程卖5000人,课程费用300万;
内容创业有机会吗?
在头部的人有机会,层出不穷的机会。
现在还没做起来的或是新人还有机会吗?
99%的人肯定没机会,剩下想清楚的1%可能有机会。
微信还是主战场
按媒介形式分,“内容”包括图文、音频、视频、直播等等,只要是以创造高质量的内容为手段的创业方式都是内容创业。
4月24日,腾讯旗下的企鹅智酷公布了最新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带动了信息消费1742.5亿元。
不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消费习惯,不论是潜在用户还是变现方式的简易程度,对于内容创业者来说,微信一定是避不开的战场。
而且相较视频,直播等,藏在屏幕后的、不看脸的、非即时性的图文创业,更容易开始。
另一方面,201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相比2015年增长46.2%,预计在2017年增长到1500万个以上,新开号就是这1500万分之1。
同场竞技,先不说鹿死谁手,先想一下是不是有资格骑马上场。
类比产品,判断趋势
其实微信平台的内容创业有点像淘宝的卖家。
第一阶段,开个账号就可以。
淘宝:所有人的身边都有一个“我们一块的”,是通过淘宝挣到的钱,当时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些东西放到网络上,可能是闲置物品或者是自己正在经营的品类,无心插柳,总会奇奇怪怪的被人买走。
微信:微信公众号刚开始,注册账号,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搬运过来,就可以获得很多粉丝的关注。用户关注不都是因为关注有益,可能仅仅是因为这是个新鲜的东西,包括运营者在内,可能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个新鲜的事物能够变现。
第二阶段,开始重视运营
淘宝:有的人尝到了好处,把这边当作一个新的生意渠道,单独安排人员管理。重视用户评价,跟踪用户订单,一口一个亲。
微信:主动管理微信,对内容开始把控,探索尝试用户喜欢的内容,对内容输出有所侧重。
第三阶段,拼促销拼手段
淘宝:服装来源于广州,鞋子来源于福建,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现金流充裕的都会选择源头进货,最大程度降低进货成本。后来有了直通车,有了竞价排名,用利润换取曝光。
微信:内容基本源于网络,即使原创也是已有内容的再转述。同样求新求异,是运营案例精彩纷呈的阶段,各种各样的涨粉方式,求签测试、转发获取、集赞等等,还有各种色情、暴力、标题党的擦边球。
第四阶段,拼不下去了,被收购或者转行,专业运营团队接管
淘宝:专门的供应链,专门的订单系统,专门的运营部门,独立核算投入产出,或者做网络定制款,打造爆款等。
微信:专业化运营,流量分析,用户分析,多平台分发,账号矩阵,牢牢锁住流量窗口,追求10w+,试错复盘标准化输出。
第五阶段,流量去到头部,只有差异化能突然高光。
淘宝:用户习惯已经开始转变,以前是价格从低到高,后来变成了销量从高到低,爆款越卖越好,店铺等级越高卖的越好。大部分新投入的店铺,只能依赖直通车带来入不敷出的流量。
除非是差异性爆款起家的新账号,比如当时淘宝卖爆的55度杯,同质化价格无优势的单品已经难以出头。
微信:百万级别大号越来越多,新账号涨粉越来越难,用户已经看多了各种注意力轰炸的手段,开始麻木,一言不合就取关,进而只保留一些质量高的账号。
新账号迅速脱颖而出的案例越来越少,有大量积累的专业人来跨界打劫,用他们专业且差异性输出的优质内容,短时间吸引大量的用户。
行业周期都是这样,只不过互联网用户习惯使得周期再缩短。
野蛮生长-规则完善-头部显现-资本投入-赢家通吃。
微信内容创业何去何从
假设现在是通向“赢家通吃”的阶段,新的运营者【包括账号题量小的】还能做什么?
要么换个赢家够不到跑道,要么和赢家在一起,要么烧香拜佛。
1/寻求差异,精益创业
同一个行业轴内,流量大的永远赢流量小的,现在没有人会再做一个淘宝或者微信,去挑战霸主的地位。因为根本赢不了。
公众号也一样,目标用户与内容如果和头部大号都是相似的,基本也赢不了了。
未来的内容创业将会更加细分和垂直,只要可以很好地服务一批人,对于创业者来说都是特别好的机会。
服务一批人分两种思考,一种是C端的不同需求,一种是假C端真B端。
“经典绘本”,以亲子阅读为切入口,致力于家庭关系建造,获得金沙江创投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
“医学界”,以医务工作者为受众,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为用户提供更多资讯,获得2000万元的A轮融资;
“北美留学生日报”,专注服务留学人群,特别是北美地区的学生,2016年2月获得 1000 万人民币 Pre-A 轮融资。
to C指目标用户是个人,to B指目标用户是企业/店铺。
微信公众号是to C的,它的定位属性就是这样。而仔细思考,虽然是C,但是位置不同的时候可能就是B,屁股决定脑袋。
美食公众账号,通过优惠券或者专业推荐等内容,积累消费者,然后通过餐厅广告挣到运营费用。这是一般美食账号的套路。
而有一类c端的消费者会叠加另一种身份,餐厅老板的身份,就由C变成了B。
“餐饮老板内参”,输出营销方案、餐厅风格设计、经营转型等内容,目的是帮助餐厅老板更好的做生意。
设定目标人群-生产优质内容-吸引垂直行业用户-产生影响力,进而获得行业周边广告主投放或供应链运营输出。
“餐饮老板内参”已宣布获得A轮5000万元融资,估值达2.5亿人民币。
微信读者,叠加另一种身份,新媒体运营人员,就由C变成了B。
新榜,协同内容创业者实现商业化,依托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建立用户画像和效果监测系统,连接品牌广告主和品牌自媒体,用一年时间迅速成长为自媒体原生广告的最大服务商之一。
17年3月完成1.8亿B轮融资。
寻求差异,换个跑道,可能看似窄,实际跑道长。
2/去头部,在矩阵内创业
矩阵,换个角度就是不同的产品线,用户间既有差异又有互补,既可以互相推广达到增加用户的效果,又可以差异化运营带来不同方向的变现。
二更创办于2014年底,首先在微信开办公众号,发布第一条原创视频,发现身边不一样的美。
2015年4月,合并自媒体大号【深夜食堂】,成立二更文化。随后正式更名为【二更食堂】,完成【二更文化】的品牌业务线融合,每晚5篇治愈系文章。
接下来,二更视频正式上线“更杭州”,用视频的形式呈现杭州的风土人情与鲜活故事。
反响很好,随即陆续上线“更北京”“更上海”“更成都”三个城市站,以及“更财经”一个行业站。
“二更”目前的视频全网播放量每周可以做到4000万以上。
像二更这种操作,是头部账号的自营状态,如果你运营的账号和某些大号有互补的关系,其实你可以把大号作为目标用户,让大号吸纳你进入。
这类的案例在本地媒体比较常见,账号独立运营,遇到瓶颈,就组合在一起,寻求突破。
新榜推出买卖账号的服务,自媒体圈子内也总有交易的信息传出,有的人想进来,有的人熬不住想出去,就有了买卖。
如果有资金积累,且有差异化运营的能力,收购账号,自己打造矩阵也是个快速整合的方向。
另外,还有一个进入到头部矩阵的方式是,参与孵化。
咪蒙的新媒体创作大赛,wemedia 10w+计划,papitube等,都是大流量窗口主动孵化差异性内容,以达到扩充内容矩阵的行动。
3/修炼内功,烧香拜佛
“深夜发媸”,现在已经是百万级大号,创始人徐妍说过这样一句话:“哪有什么女超人,我只不过把你们打炮的时间都用在做微信号上了。”
大部分情况下,想做好内容号是没有捷径的。
各种经验分享,网络上随处可见,有定位、有写作技巧、有运营方式的情况下,期待爆款是最直接的方式。
怎么有呢,不投入资本的情况下,基本靠命。
或者是让内容优质到可以轻松脱颖而出。
“42章经”,在后台关注只有2人的情况下,推送了第一篇文章,推送当天阅读量15000。
“42章经”主要输出有深度有观点能击中事物本质内容的创投相关或互联网相关的文字,在10万关注量的节点完成640万融资。
运营者曲凯,是前baidu PM&投资经理,融资后写过一篇文章说,今后要的不是广度、而是深度,所以未来所有的文章都不会再考虑阅读量或增粉效果,而是深扎已有的关注者,去做更多的运营与服务。
有人说,微信平台的规则调整,一些账号先后禁言甚至被封,是不是这边机会没了。
其实不然,用户的注意力不多不少还在那里,一个账号被封,注意力会转换到其他大号继续关注,头部账号会越做越大。
随着内容的升级迭代,粗暴地抄袭少了,版权保护加强了,消费者的心智也提升了。因此现在草根内容创业的机会比较小了,转化效率商业价值也不高。
但精细化运营的账号会快速诞生,服务特定人群的优质内容还是会被期待的,这不是猜测直言,而是商业运行规律。
就像老字号大酒楼对于明星单品店,互联网门户网站对于垂直信息网站,京东对于酒仙网,要么是大而全的一部分,要么是差异化创新的新品类,但内功都是基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