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体验课有个关于看电视的隔代教养的梗,每次到这里父母们都特别有共鸣:这哪里说的是诗瑜妈妈家,明明就是自己家好吗?
一次外出分享,课后一位妈妈跟我聊起了孩子的隔代教养问题,很是苦恼。
这是一个男孩子,三岁多,精力旺盛。
白天主要扶养人是孩子的外公。
孩子很能折腾,只要在家,几乎一刻也停不下来(家有男宝的妈妈们,有多少你们也是这样想的?)。
对于年纪渐长、体力渐弱的老人来说,这真的是个很大的挑战。
所以,孩子的外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给孩子看电视。
好处有二:一来电视节目丰富,孩子可以学到很多老人无法教给他的知识。可以说让孩子与时代接轨了。
二是孩子看电视时可以自己呆在那里,大人可以做些家务或者休息一下。
如果我是老人,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别的办法,或者我也会这样?
作为年轻人,我确切知道父母们也会列出一大堆看电视的坏处:
一是对孩子视力不好。
二来孩子长期看电视,就没有时间对其他真实世界中的东西产生兴趣。
三是将来孩子上小学会不适应学校的学习节奏,不喜欢看书、不喜欢做作业,这可真要命。
这些坏处,从长期来看,对孩子和父母都是会倍受折磨的。
如果我们选择告诉老人,很可能老人就甩锅:你行你来啊!我带孩子就这样。或者直接打包走人。
或者,老人会说:你原来不就是我带大的,现在你不好好的吗?怎么带你孩子就不行了呢?
这样的场景我们或许都曾遇见:年轻的父母觉得老人太顽固;老人觉得年轻人事儿多,不尊重自己,吃力不讨好。
孩子或者在中间手足无措。
或者也有一部分孩子在父母与祖辈间走平衡木:谁的主意对自己胃口就接近谁;用一方制衡另外一方。
其实,这件事里没有对错,每一个人都在全力以赴去做自己能做的最好。
只是作为养育责任主题的我们,除了无奈,也可以试着想想:我能做什么呢?
撇开老人是否有责任帮我们带孩子,如果我们选择了这种隔代教养的方式,就尽可能负起自己能尽的责任:
想一想有没有一种办法既可以让孩子享受到隔代之爱和父母之爱的美妙,同时又尽可能最小化副作用,给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与生活学习习惯?
我想是有的。
对于辛苦付出的老人,常常对老人的帮助表达感谢;
在特别的日子(如老人生日及老人看重的日子等)给老人送上礼物表达心意;
对老人的任何你认为积极的行为都给与及时鼓励和肯定;
在家时尽量多时间全情陪伴孩子;
孩子睡后也花点时间陪伴老人。
当觉得有不妥之处时,尽量不当着孩子的面沟通或者可以告诉孩子要怎么做。
因为老人几十年的习惯改起来真的很难。
但孩子面对全新的事物时是没有任何既定程序的,这时候告诉孩子要怎么做,反而成就了你对孩子的教育时机。同时也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坚守自己的立场。
回到开头的那个故事。那位妈妈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妈妈,她敏锐捕捉到了孩子看电视后的变化,很快调整自己的节奏:
每天回家多陪孩子—陪孩子玩;
陪孩子跑步;
陪孩子洗漱;
陪孩子睡;
给他讲故事。
用更多电视以外的事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你是不是也觉得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办法?
当妈妈说到这些的时候,我注意到妈妈眼角眉梢都充满了笑意:虽然自己更幸苦了,但想想儿子的改变,一切都值得。
隔代教养,不是隔离教养,还有很多我们父母可以做的事情。
习惯就像一棵树,小时候我们给孩子培育什么样的小苗,长大后就是一棵什么树。当然你可以说不是还有嫁接技术么?不过,习惯嫁接好像真的没有树木嫁接容易,同时还得懂嫁接才行啊。
智慧的你,愿意培育一棵什么样的小苗呢?
复盘回顾:
本文涉及的正面管教理念和工具如下:
1、致谢
2、特殊时光
3、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