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姚晨是从《潜伏》开始的,想说点什么则是因为姚晨的《送我上青云》这部电影。豆瓣给这部电影的评分并不高,只有7.3分。有人评论说没有看懂,有人总结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妥协”,知乎上还有人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女性的性。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今天只讲我眼中看到的《送我上青云》。
这部影片里女主盛男(姚晨)有一个出轨十多年的父亲和一个十九岁就生了她却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漂亮妈妈。所以盛男的个性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好强、刚烈,是一个有着硕士学位并对自我要求 极高、很有职业操守的记者。她愤世嫉俗也不屑权势的弄虚作假,直到她被查出患了卵巢癌而没钱手术时才发现面对死亡她内心充满了恐惧。她对她妈妈喊:“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不让你们失望,我那么努力还是要死,我白活了!”是啊,除此之外盛男还没有遇到一个与自己灵魂契合的男朋友,还没有体验过性高潮,网上说手术之后就再也体验不到高潮了。也正是因为她“不想白活一场”,她开始与癌症赛跑。她去她爸爸的公司想寻求帮助,结果是她爸爸藏起给小三买的奢侈包包转身向她要钱以维持濒临破产的公司。她只好退而求其次答应她的男闺蜜毛毳(李九霄)给土豪李平的父亲李老写自传,故事便由此展开。
在去见李老的途中她遇到了拍照只拍云的刘光明(袁弘),他助人为乐,谈吐优雅,清新脱俗到与众不同,一点都不像她那个张口闭口都要成为有钱人的男闺蜜。盛男以为刘光明是她遇到的那个生命中与她灵魂契合的男人,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她发现刘光明不过是个为了钱的入赘女婿。他想要获得丈人一家的尊重要靠贴一张自己的照片在鞋柜的地上、要靠来客时背一背只有孩子讨好家长才会背的3.1415926......的圆周率,要靠坐在李老的遗体前阿Q式的接受前来吊唁者们的三鞠躬……什么“好风凭借力”!什么“送我上青云”!什么“灵魂永恒”!什么“人生没有意义”!……原来她以为清新脱俗与众不同的那个男人不过是在世俗的洪流里苟且偷生。刘光明在盛男面前树立起来的男神形象轰然坍塌,同时坍塌的还有盛男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姚晨演过最大尺度的床戏大概就在这部电影里了。盛男不想白活一场,盛男不想生命中留有遗憾,她想要在手术前体会一下高潮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结果是梦想实现了,高潮还是要靠自慰。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根本不是想要和得到之间的距离,想要如愿以偿,真的好难。她一个有着硕士学位的在读博士在土豪李平眼里不过是一个“跑业务”的;家财万贯的李平在他老爹眼里也不过是个“世人皆知的傻缺”;那个丢了棺材的老奶奶在盛男的眼里就是个“骗子”……每个人都那么努力想要活成别人眼中样子,却适得其反地活成了对方最嫌弃的样子。
究竟什么是人们眼中的“好风”?什么又是所谓的“青云”?金钱?地位?还是长命百岁?需要盛男思索的问题也是这部剧想要传递给观众思索的问题。
李老想多活几年跑到山上辟谷,二十一天不吃饭。但是当他见到漂亮的盛男妈妈后他决定下山,他说他起心动念了。佛教中修行的“起心动念,不着一念”的意思是不起心不动念,到了李老这里就变成了“我想吃肉,我想喝酒”。他说“人生在世不过食色二事。”,他说“我自传的结局你就这么写‘爱欲是人的生死之门,我从哪来还回哪去’”,当盛男问他“是什么契机促使您走上艺术这条路的?”,他说“二十斗方,五十万。我最高峰画能卖到这个数。”俗吗?也许真俗。但这些话由李老这个角色说出来应该是一个人活的通透了才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吧。“食色”是李老的追求,他无愧于自己的本心,他不需要为了满足他儿子的虚荣而在李平想要为他著书立传时把自己装扮成世人眼里“高大尚”的李老。所以就算不能多活几年,他也能坐在长椅上看盛男妈妈跳广场舞看的很开心。
人往往会对自己对他人对万事万物都寄予过高的期望。期望自己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期望对方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期望万事万物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得以实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殊不知让一个人内心颠沛流离的就是这些失去了平衡的“期望”。我们是不是应该允许他人活成他想要的样子,也允许我们自己活成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