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和义渠王结合时,类似当年的赢驷和芈月。赢驷的儿子赢华在芈月没有侍寝时,还曾经爱慕过芈月,这说明赢华和芈月的年龄相当,那么赢驷的年龄至少在40岁左右了。
一个40岁左右的君王,历经了被流放,贬斥的苦痛后,最后仍然可以战胜其他王位争夺者,成为秦国第一个大力推行商鞅变法,让弱秦成为诸国忌惮的强秦君王,他的思想和野心,心机和谋算,绝对不是一个15岁的小姑娘所能想象的。
秦王喜欢聪明人,对聪慧的芈月另眼相待,就像两个棋艺相当的对弈者,越杀越勇,这才有助于提高心智和谋略。芈月呢,最终不负秦王所托,也成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但是在强秦的道路上,不是只有野心和深远的谋略就可以支撑起来的,更需要有人去帮助和推动,而这个人就是义渠王。
也就是说芈月和义渠王真正在一起时,芈月成了赢驷那样的人,身负强秦的重担。当然强秦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从心底里来说,她是希望她自己能够实现鲲鹏之志,有一席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
但是这个舞台最初的拥有,却是最困难的第一步。
芈月从燕国回到咸阳,面临着几番势力的阻挠,芈姝、魏夫人魏颐,以及诸公子,甚至还有其他诸国虎视眈眈的瓜分。要取得遗诏,拥护赢稷登上王位,可谓是难上加难,犹如登天。芈月在九死一生之际,把义渠王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先前说过,芈月是赢驷那样的政治家了,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什么也没经历过的小姑娘了。那么她与义渠王在一起,就必定掺杂了政治因素在里面,这一点,相信义渠王心里也非常清楚,即便是他沉醉在芈月的温柔乡里,老巫也会点拨一二。
榻上夫妻,榻下议政,他们之间从一开始就加入了这种大国与小国的利益权衡,这种权衡一旦存在,就会随着外界而发生变化。但是芈月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她只能抓住义渠王这颗大树,依靠他义渠的力量,先取得政权。
说到底是义渠王被芈月利用了,说得好听点,是义渠王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心甘情愿的付出,但这种付出在后来就发生了质的改变,同样还是因为大国和小国的利益。
两个经历了世事沧桑磨练的中年人,而且社会地位又相当,他们结合在一起,是很难白头偕老的,尤其是芈月并不是特别爱义渠王,她只是把义渠王当做了一个跳板,当自己到达了那个高度后,义渠王就是可有可无的了。
但是义渠王是重情重义的,从最开始的一见钟情,到最后的“可以为芈月而死,但不能为芈月一个人而活”,唯有死才能让芈月好做人,不受夹板气。这是义渠王对芈月最后的表白。
一个同样是王者,牺牲自己,来成全对方,这种深沉的爱,如非不是深爱,那又是什么呢?所以自义渠王死后,芈月大病一场,憔悴不堪!
一个女人,在失去了最爱自己的男人后,她会不会有些许后悔,后悔自己将江山利益看得比爱人更重要。在夜深人静之时,她是不是也会想起他,然后憧憬着在梦中的重逢!
她会不会想:如果还能重新来一次,她一定会选义渠王,而不要自己失去深爱,独自面对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