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人会流很多汗这是正常,因为体外的气温升高而通过排汗散发热量调节体内温度。但是如果不正常的流汗,那么有可能是疾病导致了。有些时候,疾病也会导致流很多的汗液。那么多汗症到底因为身体哪里出了问题?下面丹七君就用中医的角度去说一说多汗症的原因
第一可能是心血不足。损伤了心脾,特别是大出血之后,血虚失养,血不养心,汗液外泄,出现自汗、盗汗等。
第二可能是肺气比较虚弱。人体的禀赋比较亏,病后体虚,比如久咳,咳喘损伤了肺气,中医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表虚就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第三可能是阴虚火旺。中医讲如果一个人禀赋阴虚火旺,烦劳过度,或大出血,亡血失精之后,身体里的阴精亏虚,虚火上炎,阴津不能自藏而外泄,会出现盗汗或者自汗,比较多的是晚上一觉醒来浑身都是汗,这是盗汗。
第四可能是营卫不和。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出。
第五可能是邪热越甚,肝气郁结,肝火偏旺。这类人本身体质多属湿热偏盛,如果再吃诸如辣味、厚味一类的东西,肝火就会比较旺,不光是肝火,包括胃火,整个体质都会是热的,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所以会产生一种津液外泄,汗出很多,导致全身是汗的情况。
多汗症,属中医“自汗”、“盗汗”范畴。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由精气所化,多汗症是津液的生成、敷布失常所致。所以夏天出了汗液不正常的情况下面,不妨去看看中医,极有可能就是以上这五种状况!如果发现自己的疾病,要及时治疗!
夏日实用出汗指南
一、蒸蒸出汗,但不可淋漓
中医认为正常出汗应该是“蒸蒸汗出,不可汗出淋漓”。也就是说:可以看到汗珠,却不能让汗像下雨一样地流。不论冬、夏,完全不活动或是轻微活动下,出太多或太少汗都不好。
太多汗
1、自汗:白天不自觉地出一身汗。
原因:“实气太旺”或“阳气过虚”、“元气虚弱”。
治疗:“实气太旺”,宜饮食清淡,或吃些西瓜、水梨等食物。“阳气虚”,要用补气的药,像是人参、粉光参等。
2、盗汗:晚上睡著了才出汗,醒了就不会出汗。
原因:体内的阴液不足。
治疗:服用“当归六黄汤”,或是吃点滋阴降火的药,像是知母、黄柏、黄连等。更年期妇女可以吃点山药、野葛根、虾与牡蛎等食物。紧张、压力大的人,可以用点菊花、牡丹皮、知母等药材。
太少或不出汗
原因:
1、外寒─天气或环境寒冷所致。
2、内寒─人体阳虚而无力发汗。
治疗:适度吃一些“辛味药”,让人体的“阳气”宣发。
二、夏天的“正常出汗”法
此外,中医养生理论也讲究“出汗要依照四时(季)做调整”:春夏养阳,可以运动出点汗。秋冬养阴,不宜过度运动,汗应该流少一点。
从“正常出汗”及养生的观点来看,建议夏天最适合运动的时间是早上5~7点,太阳才刚出来的时候,以及下午3~7点阳气开始转弱的时候最佳。
而在运动出汗之后,一要调整呼吸,吸气吸到脚底,吐气吐到头顶,且速度要慢,最好能到每分钟呼吸6次,甚至是一个呼吸循环达半分钟;二是不要马上喝太多水。
三、由出汗自测健康
中医认为,从一个人出汗的时间、部位、气味及颜色,都可以看出身体异常的端倪。
1、出汗时间:白天不正常出汗属于“阳虚自汗”;晚上不正常出汗属于“阴虚盗汗”。
2、出汗部位:“头汗”过多可能是脾胃有湿热,或暴饮暴食后的“积食”;老人及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多半是因为气虚所致。
“手足心多汗”多半是阴虚,也可能是胃热或热症。
“心窝、胸口多汗”多半是因为思虑过度所导致的“心脾虚弱”。
3、汗的气味: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有关,一般属于“肝热”。
4、汗的颜色:黄汗、红汗或黑汗分别代表身体不健康的征兆。
四、出汗过多如何预防中暑?
夏天要流汗才算健康,但是流汗过多,造成阳气太过消散,也对身体不好,甚至脱水、休克。所以预防中暑(湿热未散)格外重要,如果在夏天有较大的运动量,或较长时间晒太阳之前,建议先吃些生脉饮,或补中益气汤。而吃些西瓜、丝瓜及莲藕加牛奶等饮料,也是不错的夏天保健饮料。不过,体质或肠胃过于虚寒的人,以及妇女月经期间不宜吃西瓜。
五、夏天正确吹冷气的方法
1、温度:一般在摄氏26~28度最佳。阳气盛的年轻人或小孩,冷气的温度可以再调低一些。但年纪大、阳气虚的人,则温度不宜太低。
2、穿著:有过敏体质的人,最好穿著薄的长袖、长裤。
3、其他禁忌:避免频繁进出室内外。出完汗先擦干再进入冷气房。避免在冷气房中运动、吃麻辣锅引发出汗,造成阳气虚衰,无法产生抵抗力与循环力来保护人体。也不要在冷气房吃冰冷的食物、饮料,在体内产生寒气,使得阳气被过度压抑。
4、时间:每天至少开窗1小时,让空气充分流通,避免孳生病菌及霉菌。
出汗的时候,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危及生命,需要输液补充体液。细胞外液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根据其伴有的血钠或渗透压的变化,
脱水出汗又分为:
低渗性脱水出汗——细胞外液减少合并低血钠——忌早期补充葡萄糖溶液;
高渗性脱水出汗——细胞外液减少合并高血钠——忌输高渗糖水,防脑水肿;
等渗性脱水出汗——细胞外液减少而血钠正常——低血容性休克时,禁单纯补液。
调整心理:注意心理平衡,避免精神、情绪过分紧张与激动。
保持体能:保存体力,避免疲劳,防止各种感染。
合理饮食:虚烦、惊悸、失眠、脾虚、食欲不振等症,应多吃莲子,莲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还含有荷叶碱、金丝草甙等物质,对神经衰弱、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高血压等十分有效。
夏季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心血,急需保护心脏,莲子芯的味苦,可以清心火,养心安神;绿豆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适合夏天出现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时食用。但要注意,绿豆性寒,伤胃,不宜多吃。
豌豆性味甘平,补中益气、利小便,是脱肛、腹泻的食疗佳品。
身体不适时,更要注意防止脱水:
中暑——在太阳下晒久了,出现头晕、头痛、目眩等中暑症状时,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喝绿豆汤、酸梅汤、绿茶等补水。
腹泻——腹泻比较严重,不要急于用药,预防脱水是首要任务。此时最好是补充水、盐与糖的混合物,为体内流失的电解质做补充。
呕吐——呕吐也是在排出体内有害的物质,若此时用药物止吐,会使有害物质滞留在体内,危害健康。如果是单纯的呕吐,应放松并适量补充糖水,避免水和电解质紊乱。如伴随肠胃不适,要在补水的同时按摩胃部和腹部。
感冒发烧——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热感冒。发烧时,身体失去了大量热能、维生素和矿物质,此时一天要补充3000毫升左右的水,最好喝点豆浆维持营养。
总之,夏天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油腻。多食青蔬菜和水果,注意盐份和糖的摄入,多食碳水化合物流体物质,能很好的补充体能和水分。真正缺水的时候不能过度喝水,要根据情况,浓度先高后低,科学补充,情况严重时,最好去医院处理,以防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