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我们的社会行为不仅取决于所处的客观环境,还有主观解释…
2,态度塑造行为,社会影响塑造行为,性格也塑造行为…(如何构建自己就非常重要了…)
3,两种思维:直觉和深思熟虑。
直觉-支配着潜意识,有时强大而危险…(注重直觉引导避免误导…)
4,第一次有人承认科学存在主观性了…第一次有人承认,心理学专家和医生给人的建议其实承载着他们自己的价值观…
5,能否在祈祷的时候吸烟?能否在吸烟的时候祈祷?同样的目的,不同的问法,效果也不会一样…
6,对我们而言,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我们自己…其实,别人并没那么关注你,你的情绪也不那么在脸上…
7,我是,造五个句子,也许可以帮助了解自己…
8,可能自我包括梦想中的自我和害怕成为的自我,认清自己,激发潜能,成就梦想中的样子,避免成为害怕的样子…
9,鼓励或表扬别人的时候,要具体,不要范范,这样才会有效果,容易被接受…
10,低自尊的人,可能在小时候经历了贫穷,性虐,恶劣父母,都可能引起日后生活困难。也许会焦虑,孤独,饮食障碍。
建议:忘掉自尊,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自我控制和自律上。
11,相信自我能量,多想象一些积极的可能性,会更有可能制定和实施一个成功的策略。这类自我效能较高的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更健康,更平和。
12,“控制点”是不是意识到自己不是内控型的,有办法改变,从而让自己乐观积极呢?对生活的满足感也会增强。
13,让老人们过他们想要的生活,做一些决定和履行一定的责任,这样他们会更机敏,有活力和快乐。
14,人的幸福感下降,也许是与可选择的东西和几率太多了
15,人们对许多社会信息的加工是自动的,不自觉的…所以“先入为主”就这样发生了,但很可怕,不是吗?强烈的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
16,人的记忆,并不是精准复制,而是不断的修改更符合自己心意的东西…原来这是正常的啊?以后不对老太太和那位爷纠正了,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的,开心就好…(原来人的记忆有两个形式:外显,有意识的。和内隐,无意识的。)
17,有趣的是能力不足的人往往过度自信。
18,事件本身越重要,反事实思维的强度越大。
19,一些人会欣赏的东西,其他人却不会,所以我们需要尝试,在遭到拒绝的时候,要再试一次。(所以,人,不可能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完美的。)
20,警示:在答应一个小要求之前,要考虑一下会发生什么!
21,情绪不好沮丧的时候,可以先大步流星走1分钟,同时甩动胳膊直视前方,有助于缓解情绪。
22,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行动。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要想改变某种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二,1,我们都是原生家庭在我们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实我们忽略了我们生长期时,我们玩伴对我们的影响,不得不承认,甚至比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还大得多。
2,顺从:迫于外部压力而与群体趋同但内心并不赞同。
服从:是顺从的一种,但有明确的命令。
接纳:内心认可社会压力并在行为上保持一致。
3,“变色龙现象”既然存在很大的影响,那么媒体影视,是不是该少出现一些自杀爱暴力啊等行为?
4,社会情境有时会让普通人赞同谬误或屈从暴行。
5,从众因素:群体规模(3个以上人塑造行为和信念时,人们更容易从众),一致性(示范行为或信念前后不一致,从众人减少),凝聚力(可以加强从众),地位(塑造行为或信念的人地位越高,人们越容易从众),公开的反应(人们的反应面向群体的公开的,人们容易从众),事前承诺(更可能坚持承诺,而不从众)。
6,从众,是想获得别人喜欢的渴望,或想做正确的事情的渴望。
7,文化规范,即时情境,人格特质,遗传,共同决定了人的行为态度。
8,只有当个体与众不同时,才会意识到自我。
9,六个说服原则
*权威性:人们会听从可信的专家(确立你的专业性,指出你已经解决的问题和你服务过的人)
*喜好:人们对所好之物更加肯定(赢得朋友并且影响他人,在相似的兴趣上建立联系,直率的表扬)
*社会证明:人们利用他人的例子来确认思考,感觉和行为的方式。(利用同辈力量,让德高望重的人指引方向)
*互惠性:人们感觉到有义务知恩图报(慷慨地给予你的时间和资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致性:人们倾向于遵守他们公开的许诺(让他人把他们的意图写下来或说出来,不要说“请在……情况下做这个”,而要通过提问引发肯定的回答)
*稀缺性:人们珍惜稀有的事物。(真诚的强调信息或机会的唯一性)
10,对意见起决定作用的是情感而不是智慧。
11,说服的要素
*可信的说服者,给人的感觉是值得信赖的专家。讲话语气果断,语速较快,并直视说服对象的眼睛。个人品味和价值观也会为说服力加分。
*说服信息能使人心情愉悦就更有说服力,心情好的人做判断时更为爽快,不假思索,而能唤起恐惧心理反应的说服信息也同样有效,如果说服对象感觉脆弱,能采取预防行为,尤为如此。
*如果说服涉及双方论战,首因效应通常最先呈现信息说服力。而如果双方观点呈现存在时间间隔,最可能出现近因效应。
*一般,面对面交流最有效。复杂难懂时,书面文字媒介最有效。如问题无关紧要或比较陌生,大众传媒最有效。
12,第一次知道“态度免疫”
13,群体——社会助长作用…
*唤醒能促进优势反应。由于他人在场,能引发唤醒状态,所以,观察者或共事者在场,会提高简单任务(其优势反应是正确的)的作业成绩,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其优势反应是错误的)作业成绩。
*置身于拥挤人群同样能引起唤醒和促进优势反应。
*这种唤醒部分来自于评价顾忌,部分来自于分心——注意他人和注意当前任务之间矛盾冲突。其实,仅仅是他人纯粹在场也会引起唤醒。
三,1,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的不合理的行为。歧视行为的根源在于偏见。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指个体偏见态度或者歧视行为或者压制性的制度实践(即使并非有意带有偏见)。偏见既有微妙的,无意识的形式,也有公开的,有意识的形式。
2,世界是公正的吗?站在不同的角度答案是不同的。被弱肉强食的认为世界是不公正的,而强食的认为是公正的,中间部分认为有些公正。
3,电视电脑,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利大还是弊大?对孩子观看浏览的内容,健康性选择谁来把关怎么约束?
四,爱情由亲密,激情和承诺构成。激情之爱是狂喜与焦虑,兴奋与痛苦的混合体。情绪的两个因素理论认为,在一个浪漫的情境中,任何刺激(甚至疼痛)造成的唤醒水平都可以被解释为激情。在最完美的感情关系中,最初的浪漫兴奋会逐渐成为更加稳定,更加深情的关系状态,这种关系就被称为相伴之爱。
五,世界各国的论调都一致“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其他国家拥有新式武器会对我国造成威胁,因此,我国也需要保护自己免受别国攻击…”既然大家都是为了维持和平,干嘛巨资在军队和武器上?而不是温饱和医疗…
究其根本:缺乏信任!而不能不承认不值得信任的大有人在…
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怎么办?现在越来越多的限制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为了公众利益社会利益了…
(我只能读懂这些内容,而社会心理学几乎在各个领域都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