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愿不愿意看,我还是要在这啰嗦几句再进入主题。反正也是凑字数么。
话说从一开始写这些文字以来,虽然时间不长,却已感觉收获颇多,一方面觉得自己在龟行着进步,一方面是借此和一些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们更加熟络起来,身隔万里,心却同在净土。一日,妻说,你每天发到群里有人看吗?我说,没人看也要发,发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完成自己,要是不发,说不定哪天就偷懒喽!我实在是太了解自己了。
写作的想法也时时在变,刚开始是想延续在北京论坛的艺术分享活动,把讲稿整理成文字分期发送。后来觉得这样难免局限,不如随性一些,见到啥想到啥就记录下来,时而议论时而描写,时而回首过往时而举目畅想。你说这天上的云和脚下的地还在须臾间变换流转没有停息呢,我这思绪怎愿待在原地?
不过,关于艺术的话题还在继续,也觉得有必要继续。因为深感这个时代各个学科的割裂使得原本非常具有活性的艺术成为大多数人视之不见的东西了。凡跟色香声味触有关的东西都或多或少跟艺术有关,或者说跟美有关。这美不是美学。美学是哲学的分类,没研究过,更不敢瞎说。我说的是大美,极致之美,真理之美。语言文字未必能达其本真,但是还要试着去写,以期欲表之意能与文字浑然一体,练笔、调性、铸心。
多年以前就听说人家发达国家的艺术与老百姓是没有距离的。据说德国的重大艺术活动都是普通百姓去参观,万人空巷,而且老人小孩都能或多或少说出些门道。我没有见过那场景,脑海里浮现的是庙会一样的热闹景象。突然间觉得国人真的好土啊,人家津津乐道品头论足的都是现代艺术作品,俺们却还是糖人、灯谜、小吃一类的俗物。
后来慢慢才明白,这真不怨咱老百姓的眼光,而是在于文化的不同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是最容易理解的,西方艺术就是欧洲那块土地上长出的大树,与他们的地理、气候、水土、人种等等都有密切关系。君不见,他那边高头大马飒爽英姿,咱这边蒙古土马小巧温婉;他那边地中海沿岸色彩丰富艳丽,咱这边江南水乡柔美恬静;他那边阿尔卑斯山脉雄俊伟岸,咱这边中原一代阔野平川;他那边高鼻梁深眼窝前凸后翘,咱这边黄脸黑眼前后都平;他那边说话间手舞足蹈个性飞扬,咱这边浅吟低唱含蓄细腻。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洞住一众仙。
西学东渐以来他们那边的文化就飘临咱们这边落地生根了。你吃过苹果梨吧?就那玩意,说梨不像梨,说苹果还有点梨味。无论如何,市场上有的卖,有人愿意吃,也就普及开了,恍惚间甚至觉得它本来就长这样似的。现在的人们谈及艺术八成都是想到雕塑、油画、古典乐啥的,反倒看老头老太们挥毫泼墨跟看捏糖人的民间艺人差不多,谁会把退休在家没事干整天给左邻右舍写对联画牡丹的老爹叫艺术家哩?谁要把没事就作诗赋词的上班族叫诗人那不就是疯子吗?果然,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道理有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味道了。
好奇小布什咋成艺术家了的猛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9957351300735&wfr=spider&for=pc
再说教育。
反正我小时的美术课音乐课的都不记得学到些啥了,到了小学高年级以上这两门课几乎就变成了自习课或被班主任霸占。当了美术生以后就被周围视作异类,有色眼镜已经架在同学们的鼻梁上。工作后才发现俺们这个圈子还是真不算大,而且其中各路大仙们清高的很,谈起艺术来云山雾罩。围观群众却自有一套,不看画的啥,只看名气和标价。再瞧这边搞现代艺术的,那作品可就真是令人费解了,而且你看展的时候可要小心点,一不注意就踩到个啥的东西结果人家跑过来叫你赔他作品。不是你理解能力有障碍,而是人家根本就拒绝你靠近。去!一边去!我这东西哪是你这俗人能欣赏哒?!没看门口那块牌子?“游客和穷人禁止入内!”
哎~行啦!难道是岁数大了吗?唠叨个没完。
其实呀,我就是想说,自打把考学那段历史写出点小说味道之后啊,我就想是不是把当初“艺术是个啥”里面讲艺术欣赏的内容给整成个小说体。就模仿雪师的《野狐岭》,像采访古代幽灵一样去采访那些名垂青史的大艺术家们。不求还原历史解读艺术,就为好玩。就让我化作布面上的颜料,倒抽回画家的笔中,穿透笔杆进入指尖,游走于一个个伟大灵魂的内心世界。
请注意!这时的梵高一定不是那个100多年前的梵高,而是我眼中的梵高。
啥?……呃……你说的也对,谁看梵高不就是谁眼中的梵高吗?就连梵高的弟弟提奥心中的哥哥也是他认为的那个哥哥。
哎呀!剧透啦!咋把话溜达出来了?那……没办法,就像你已经知道的,咱就从梵高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