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张震出现,原本电影还算顺畅。
前五分之四,没有看表,粗估算的,虽然不是处处精妙,但可看之处颇多:范伟的戏,元华师徒的打,西子湖的沉船;林志玲的颜;如同拉洋片,吆吆喝喝打打闹闹一路走马观花,倒也看得热闹。看电影吗,不就是一乐?
有些Bug,比如:下山的理由说不通啊?不过时间短任务重,下了就下了。王学圻明明就是陈导演自己,心灵鸡汤生硬得有些植入广告的赶脚;还有莫名童声旁白,又是个什么鬼?
但是都算不上灾难深重。
张震出来就乱套了。乱入的战场闪回,基情四射的滚草地,莫名其妙的河边嘶吼,对于观众而言还陌生的一段人物关系,直接旱地拔葱,直接高潮…看得我竟有些难为情了,文学的讲法是如坐针毡;
张震出场前通篇气是顺的,结构和人物都清晰,屌丝道士的浮生游记之类的荒诞感已经油然显现,如果从容走下去,走到完结,虽不是绝世佳片(其实是有机会的,剪去全部旁白,剪去王学圻所有镜头,剪去第一场戏,剪去战场闪回,剪去山洞戏),但也是一篇好文。摄影,美术,造型,氛围营造,剪辑;说俗了就是唱念做打都见功力,这是凯歌的电影,除了见事,还能品韵。
可惜叙事自张震开始便乱了阵脚,凌乱不堪。张震这么不世出的牛逼演员屡屡被用成鸡肋,也是醉了。最后的决斗一场,从造型和摄影上,即失了气度格局,也失了前面的优雅。
看得此处突然想起聂卫平巅峰后的棋,前五十手依然冠绝天下,后面则处处捉襟见肘。
是生命规律吗?
不尽然。电影和体育竞技不同,在漫长的一两年的打磨中,电影创作更见的是对生命的见识,见识乱了,或者自我战胜了常识,那么所有的语言感觉,所有的视觉追求,所有的造型意图,瞬间就浮云了。
我真挺喜欢凯歌导演的电影感,这是中国导演中少有的,而其他大多数人是在银幕上孜孜不倦地拍电视剧。凯歌电影中处处散布着一些他的机敏和巧思,散发着电影本体之美,让爱电影的人迷醉。然而叙事大线表意洪流中断骨般刺目锥心的断点,却不断地让观众游园惊梦。
我猜测他身边会有很多被他才情彻底慑服的合作者,膜拜着他的智慧和电影感;逐渐忘却了一个事实:在现代电影的叙事中,电影感已沦为小技,过期的蒙汗药,往往不能蒙倒观众却会迷醉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