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与大家共修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仁政的五个具体部分,原文如下: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艾婷的分享:
闻
仁政是孟子的主要思想,在针对君王治理国家的现实面。而很多人的认知里,学国学只是修身养性,其实不然,大部分的治国思想都是从儒家中来。儒家的思维有传承很到位,有偏颇或表面皮毛之流,皆不能一概而论,因人而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海瑞、韩愈等一些有名的大臣对儒家思维掌握比较透彻,对身处的时代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孟子对于仁政思想首先是对利和义的评判,深层次诠释了义和利,明白利要建立在义的基础上,以义作为源头,如此才有活水。
思
仁政如何实施?仁政要以什么样的条件去实施?条件不成熟时该怎么做?条件成熟时又该怎么做?孟子对仁政实现,具体有五个方面的总结:
一."士"的层面,作为治理一个国家,方向十分重要。而掌握方向的第一人是皇帝,如果皇帝的方向不明了,势必有两种情况:其一,会有一些大臣跟着不明了。其二,有一些有能力的大臣会脱颖而出,帮助皇帝调整治国方向。两种情况究竟会出现哪一种,取决于"士"在朝廷中所占的比例。
孟子认为:君王尊重有德行的人、使用有才能者,带来的效果是处于官职的人优异杰出;为官者优秀则天下的士人会乐意在朝为官,效力于君王共同治理国家。所以国家朝政有"俊杰在位"是因为君王"尊贤使能","天下士皆乐而为国效力"是因为有"俊杰在位",因果相关。
二.核心人才对一个君王的仁政起着决定性作用。核心人才又分为:当前在朝所有的贤者,能者;
以及还没有进入朝廷的人。如何使现有的贤能者可以好发挥自身才能,君王的方法是:尊重贤者,使用能者。梁惠王下章句九"欲为巨室,必求大木",对于贤者的作用有充分的论述。贤者在圣学方面有深刻的了解和悉知,有贤者在身边,国君不会走偏方向。但是贤者如何充分发挥作用,从"位"而言,君与臣的关系,君主臣次,一般而言,主对次只取参考并非听从,若君王的思维层面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作为贤者正确的理念还不能被君王听从。贤者吸取孔孟之道,明白作为一国之君,知天命,保民而王。君王时刻去除自己的欲望,承担天命,有责任保天下百姓。如果只停留在君臣关系,君对臣的意见持参考态度;而"尊贤"就会从君臣虚化变成隐形的师生关系,古有"太师,天子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以贤者为师,尊爵,尊贤,尊齿(齿:年长者,老人)。作为一个老师站在更高的角度指明方向,君尊贤,才能以贤者为师。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尊贤,修养身性,去傲慢心,听取贤者意见,启迪智慧,治理囯家少行不正之道。
三.使能:任用有能力的人,完全凭一个人的能力来决定,能者上,庸者下,而非亲者上,疏者下。
"使能"的人有辨别力,能分辨一个人是否有能力;
"使能"之人有定力,不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情感上的喜恶而决定用或不用,完全是以对方能力决定任用与否。有心胸,有肚量,有智慧,降低自我、谦卑,用极高的礼度尊重有能力的人。历史上尧让王位于舜,周公对姜尚喂水、封候拜相的典故,无不体现尊贤使能。有人才则兴,无人才则亡,道理亘古不变。
尊贤使能,在行仁政五个方面中最为关键。
四. 商。商人贸易做生意所带来的虚高不足以撑起泱泱大国的经济,生产为本,贸易第二。有摊位有门面只佂收门面税不征商品税,或只征商品税不收门面税,不会重复征税,不以征税为目的,而是控制商业行为,让更多人从事生产,务本不务虚。国家控制商业行为,让之有序发展,而不是以税收为敛财之道。
五.旅。游走的人们,设关卡检查而不会征税。
六.农。帮助从事农业生产者提高生产质量,不征地税。
七.民。普通居民,如果有荒地不种,则征雇役税;如果不种荒地不征税,连自己的宅基地也不种桑树,则征布。
总结: 治理国家行仁政,做好士、商、旅、农、民这五个方面,君保民,民拥君,就连邻国人民也当仰望君,甘心成为君之民,仁者得天下民心,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仁者无敌。
修
仁政五步骤中最为关键、着墨最多的是尊贤使能,看似大道理,其实于细微中处处体现。试问我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时时刻刻做到收敛傲慢了吗?扪心自问:没有。有时候对一件小事的意见小孩都比我中肯,我能放下身段表示谦虚了吗?没有........,闻思俢,闻思俢,且闻且思且俢。
Alice的分享:
闻: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思: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但是关键需要在位者能识人会用人。大到国家,小到公司,家庭都是一样。现在我的着眼点无法达到国家的高度和公司的大小,但是还是可以从家庭方面来着手,不要想着大包大揽所有的事,放手让每个家庭成员去参与。
修:以一颗平常心去处理日常的事情,多想想,多等等再去做。
杨春的分享:
闻:仁政的五个具体部分
思:尊贤使能,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是一样,尊重贤能的人,合理去支配有能力的人。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设计好岗位和岗位职责。要素位而行,在其位谋其政。前提要管理者自己的修养也要跟的上,作为企业掌舵者,需要控制好方向盘。方向对了,才能带领公司的员工一起前行,共同奋斗,从而将公司发展壮大。
修: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自己原则承受的范围内去理解包容他人。
Takashi的分享:
闻:孟子的仁政思想从理论落实的实处,从士、商、旅、农、民五个部分阐明具体该如何做。
思:上至国君下至平民百姓均需素位而行,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修: 于家于公司于社会,时刻警醒自己素位而行。
于晓燕的分享:
闻:孟子的仁政思想首先是对义和利的评判,对利和义深层次的理解,明白了利要建立在义的基础上,以义作为源头,才能发现仁政该如何实施,有什么条件来实施,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该怎么做,条件成熟了又该怎么做,仁政实施的具体五个方面的总结:从士、商、旅、农、民五个部分阐明具体该如何做,理论落实的实处。
思:大到一个国家领袖小到一个公司领导乃至每个小家的一家之主若要行仁政,做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国家会繁荣昌盛,公司会发展壮大,家庭合睦美满。行仁政而得天下,得人心着得天下,仁者无敌。
修:于社会每个人虽然只是一个小角色,但要争取做好自己的角色。坚持听课,坚持闻思修,不断领悟孔孟思想,运用到我们现实社会的工作、生活当中,让自己越来越智慧,影响他人,感悟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