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是最好的家教

摄影:栀蓝

① 阅读书籍:《美感是最好的家教》

作者:山本美芽

环境对美感的塑造是润物细无声的,现在的文盲不多,但是美盲很多。

开始接触美学大概是在喜欢上拍照开始,2017年买了人生的第一台相机,用它记录了生活的四季,定格了孩子的重要时刻,而在2021年正式接触美学生活。

最主要的并不是看完一本书,更重要的是读完一本书做输出。

分享培养孩子美感的一些习惯:

1、让绿植和鲜花入驻家里。

以前我从来不会买花,大概买花回家就是为了拍照。并没有真正把鲜花做为日常生活的点缀,有时也会因为买花的钱不如拿来投资。而现在转换了这种思维方式,这种内在滋养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一直养不活绿植,偶尔在外看到绿植,也会带一枝回家插在瓷瓶里。

生活是日复一日的琐碎,努力寻找一些新的方式,让平凡的生活闪闪发光。

2、在家里摆放木质画框。

在墙壁上挂木质插画,或者是在桌面摆画框,也能产生空间的美感。

3、带孩子去大自然,感受四季的景物。

大自然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每周末都会带着孩子外出捡树叶,看一朵花开的喜悦,看一场日落,都可以提升生活的感知能力,也能打开孩子发现美的雷达天线。

4、画画。

在本书中学到一个新知,画画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在购买画笔时,最好选择色彩多样式,这样孩子的美感色彩在画画的过程中会被激发出来。

5、乐感

从听火火兔到小爱音箱,这几年小姑娘一直都有听音乐,有轻缓的,有激情的,她都很喜欢听,有很多我不会唱的流行歌曲在小姑娘的带动下,好像我也喜欢上音乐了。

6、用有质感的餐盘

每日早晨能唤醒小姑娘起床的大概就是我精心准备的早餐摆盘,喝水用喝水的杯子,喝咖啡用咖啡杯,让家里有物件都用出不同的生活质感。

这些也是在平常中践行的提升美感的习惯,也会带着孩子一些去感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通过这几年的审美积累我发现,小姑娘看见喜欢的茶具会嚷着要我给她买回家,在大自然里会细心观察植物的形状和色彩搭配,我想正是由平时的生活积累,才能对生活有美感。

在说起美感时,我还细心地研究过我的内心能量的起伏,一种美的画面是可以让人内心得到平静,那种平静如同水面的波纹,安静且有力量。

这大概就是我喜欢有美感的生活,它可以提升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也能提升对生活的一种质感。这种美感是需要长期去浸泡,去感染内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