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兴安岭生活了几十年,还真的没有好好看看草原,回到山东龙口定居后,每当亲友问起来总是嗟叹不已,留有诸多遗憾在心头。
7月24日,天气晴朗,骄阳似火,我开始了草原之旅。
汽车奔驰在漫无边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几十公里才能看见三五个白色的蒙古包,极像镶嵌在黎明前夜空里的星星,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闪光。无比广阔大草原犹如大海,风吹草浪碧波万顷,蔚为壮观。
目力所及,只见沃野平川一片碧绿青翠,间或有黄红白色的花朵点缀这绿色的大绒毯上,于是就有了“彩蝶翻飞舞翩跹,塞外高原美如画”的描写。
远方的地平线天与地蓝绿两色相接,牛群、马群、羊群缓慢地移动 ,广阔而坦荡如砥的大草原上生机无限。
真的是“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形象至极。然而并不是古时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景象,因为尺把高的草,根本就遮不住牛羊。维持生态平衡的迫切感,已经在我们这一代显得十分重要。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面对此情此景,从不歌唱的我情不自禁地放开歌喉唱了起来,粗犷悠扬的民歌声在车里回旋飘荡,然后从车窗里钻出去,洒向原野,空中,身后的马路上……我分明看到了路旁的蒙古族姑娘挥舞着纱巾,犹如含情脉脉的百合花般向我微笑,小草齐刷刷地点头把手招,欢迎我这个从山东龙口赶来的故人。
啊,难道不是对我歌声的赞美吗?
汽车犹如一叶扁舟在海洋上漂泊,黒色平坦的柏油路从车头前边飞速的抽过来,越来越近,瞬间压在身下,然后又迅疾抛出去,愈来愈远。除了偶尔有过往车辆,大多时间里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车在飞驰。
地广人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山东和江苏两省的面积总和也没有它大!
我们伟大而壮丽的祖国,面积是如此广阔,浩瀚无垠!
啊,呼伦贝尔大草原,得天独厚中国最大的牧场!
铁木真——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就是凭借呼伦贝尔大草原为依托,占据南宋,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又挥师向西,打下地中海沿岸,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就连今天领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当年也不过是其治下一个大公领地的小国!
草原上的吃,向来以牛羊肉见长,最享盛名恐怕就是“手扒肉”了。
因了一句“不吃手扒肉,等于没到草原来”,还真就不得不尝试一下“手扒肉”的绝美鲜味。
真正草原上的蒙古包,都是毛毡外罩白色的防雨帆布,直接坐卧在草地上。
走进一个中型的蒙古包,我问身着蒙古袍的女服务员后得知,饭店老板是汉人,几个服务员也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是一家挂着蒙古人的招牌,经营着汉族人的营生。那些蒙古包式的建筑,其实就是用来吸引外地游客的。
奶茶、炒米、奶酪、酸奶、好几样小菜、调料端上来时,我迫不及待地端起一碗奶茶,一口气喝个精光。可能是渴极了,并没有觉得怎么难喝。及至羊肝、羊肚、羊肉、羊肠、羊汤拿上桌,饥肠辘辘的我们都跃跃欲试,想吃也想喝,一个个举着刀、叉东张西望,寻找自己想吃的部位,模样很是滑稽。
手扒肉是用刀拉下来,沾着调料吃的。好不容易拉下两条吃了,细品之下感觉实在没有炖的羊肉好吃。再一看,刀割后的缺口处,粉红色的血水正在棽棽向外流淌。
“服务员,肉不熟!”我喊来服务员,气恼地指着盘子。出门在外,吃拉肚怎么办?
“‘手扒肉’就是这么吃的,煮熟一层吃一层。不能煮太过了才鲜嫩好吃。如果煮久了会变硬咬不动,也不会有鲜味儿!”同行人边笑边介绍说。
“好,请稍等!我端回去再煮!”蒙古袍女一旋,一掀帘子,“手扒肉”端出去了。
几分钟后,煮好的肉又重新端了回来。可谁知刚割下一片,血水又冒了出来。
看看旁边桌子,几个东北壮汉推杯换盏,狂饮海喝,狼吞虎咽,吃得正酣。
可我再也没有了吃东西的兴致了。民族不同,风俗不同,饮食肯定会有差异,岂能强求一致?此人爱吃之物,不一定也是彼人喜欢之食。
说心里话,我尽管在大兴安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一直就没有吃过"手扒肉",如今一试,还真就吃不惯草原上这鼎鼎大名的“手扒肉”!
我有一个女作家文友是蒙族人,她和我吐露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她和丈夫都准备陪同女儿到烟台定居,但因为吃不惯海鲜,又十分留恋牛羊肉,所以在烟台买楼好几年了,一直下不了去住的决心。
唉,真让我扼腕为她感到遗憾。烟台,是多少内地人向往的海滨城市啊!牛羊肉,烟台也不是没有。
"烟台的牛羊肉,吃不出草地牛羊肉的味儿!"她惋惜地说。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作者简介:
李艳祥:中学高级教师,中文本科,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阅读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在《故事会》、《儿童文学》、《骏马》、《中学语文》、《北京文学》、《中学生》、《鄂伦春文艺》、《历史教学》等多种杂志和各级报纸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教学论文等达500余篇首,有多篇散文诗歌在征文中获奖。事迹收入《当代中国名人大辞典》中。代表作是长篇历史小说《徐福东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