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从哪里来,去了哪里?
上半场:工业化和城市化投资建设期间不需要公众买单,表现为居民存款高速增长。
I、企业贷款→投资→员工收入→公众存款
II、政府贷款→投资→企业收入→企业利润+员工收入→公众存款
III、公众建的越多,政府与企业欠的越多;
IV、公众建的越多,公众的存款越多。
V、存款-贷款=0元。贷款人欠存款人M2元,所以,存款人有M2元。
下半场: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
贷款人主体企业和政府开始从公众身上赚钱,还贷款本金。
由于利息差存在,因此,即使贷款人将公众所有存款都赚走,也只够还本金。
贷款人要继续还利息,需要银行贷款给公众。
债务开始逐渐由企业、政府转嫁到公众头上,由2者负债,变为除金融机构外,全部债台高筑。
中国、美国、日本、欧盟都是如此,
没有人(含美国人)喜欢贷款消费与透支信用卡,但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
我们处于一个到处都是债务的结构之中。
原因:
金融系统起点,公众(家庭、企业和政府)的总资产为零,随后开始变为负值。
时间越久,公众总负债越高,这是美国人比中国人更穷的根源,这也是美国政府比中国政府更穷的根源。
深层原因:
公众以为钱就是钱。钱是印出来的(0→M),没不了!没了就是有人偷!
但实际上钱是一种借贷关系,每笔钱的产生都对应等值的债务(M-M=0元)。
根本不需要有人偷,公众的债务就会超过公众的钱——这是由金融传统底层机制决定。
所谓薅羊毛与货币战争,就是资本利用公众的认知误区,让公众之间相互怀疑有人偷钱。
社会信任因此被撕裂......彼此不信任的我们将束手就擒!
——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