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专注力的方法,或许我们都误解了

共读第943天

(每天早上6:00,我们一起用声音唤醒一整天的好心情,在阅读中遇见更真实的自己)

我们今天共读的内容,是《认知觉醒》第五章第七节(纸质书P141-150)。

这个章节主要介绍了为什么我们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要学会主动休息,以及获取极度专注的能力的方法与工具。

01

其实在看到标题:“你没成功,可能是因为太刻苦了”时,内心便被触动了一下。

因为在过往的经历中,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职场打拼,身边不乏把自己时间安排的满满、每天让自己忙的像陀螺一样,而最终只是感动了自己却并没有获得预期收获的人们。

是这些人不够努力吗?

非也。

他们只是忽略了一条规律:人的精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降低。

如文中上图所示,当精力值从最初的高效到逐渐低效阶段,如果我们不懂得让自己适时休息来恢复它,而是一味地用意志力让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那我们收获的可能就是痛苦与疲累。

这种情况下,学习效率会逐步降低,也极易出现分心走神的情况,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学会主动休息,便是不过度消耗自己,让精力桶的水位可以得到快速回升,使精力水平一直保持在高位。

这也不失为在单位时间内提升工作效率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02

通过前文的阅读,我们都知道高效学习关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保持极度专注。

不过经常保持觉察的人不难发现一个扎心的事实:如今信息量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念头也像孙大圣的筋斗云一样,上一秒还在这里,下一秒就跑到十万八千里远。

“总是分心走神、经常沉浸在担忧幻想焦虑等情绪里”,受这些困扰的人不在少数。

大多数人会本能地告诉自己:要更刻苦、更努力。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保持专注不能仅靠意志力的约束。

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往复。

这才是更加明智的生活和学习策略,因为它也符合在拉伸区练习的原则。

想想也是,在刚刚感到有点累的时候主动叫停,让精力得以复原,这样精力的使用效率可以最大化。如果一味地强撑,专注力又不断下降,体验到的多是痛苦。

而人有趋易避难的特性,只有当有好的感受时,才更愿意去做这件事。

所以,作者还附加提醒我们:在学习和工作时,控制其难度也是保证专注的重要方式。因为太容易会让人觉得无聊而走神;太难会让人因畏惧而逃避。

把学习内容设定为合适的难度,或将目标拆解为更具体的小目标,就显得比较重要。

03

获取极度专注能力的方法,就是上面所讲的:极度专注+主动休息。

作者同时还推荐一个很好用的工具给我们:番茄钟(工作法)。即先极其专注地工作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如此往复。

(当然,具体时长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而定。学习时间长,休息时间也应相应延长)

想必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辅助工具,相信实践的人也都拿到了相应的结果。

这里要着重说的一点,是休息的几分钟里,建议不要做刷手机、玩游戏等那些需要被动使用注意力的事情。

另外,当需要“主动停止”时,动作一定要坚决!

这一点也相当关键。

我之前一直没有将这种工作法持续践行,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卡在了这点上。总觉得时间到了,可是自己还意犹未尽不愿意停下,结果如作者所示:当感到很渴的时候再喝水,其实已经晚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共读的主要内容了。让我们携手践行对各自有触动的方法吧!相信我们也可以在以后的学习成长中玩出水平,玩出风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