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上学的时候,文章写得好,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鼓励,就将自己写的散文诗歌小说拿去投稿,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甚至出书。对他们来说,因为天资聪颖,写作变现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
在写作的道路上,不管不顾一直在写,然后成功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都成了我们的榜样和标杆。对于我这种才华不够,需要努力来凑,仅靠兴趣爱好来支撑的人来说,在写作不能变现的日子里,应该怎么办呢?
看来首先要承认自己是个平庸的人,在写作能力方面。写作不能变现,就等着于是得不到主流媒体的认可。不然早就写了多少多少字,发表了多少多少文,印了多少多少书,出了多少多少名,获了多少多少奖了。承认自己能力平庸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其次,变现也就是赚钱,谁都知道赚钱的渠道有很多,比如打工经商办厂从政,不一定要靠写作。但凡有点史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以前那些文人诗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但他们正儿八经的职业是什么呢——当官!真正靠文人这种身份行走江湖的人不能说没有,毕竟是少数。只是到了现代,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靠卖文为生的人才多了起来。所以为了美好的生活,当自己的文字不能变现的时候,暂时把写作当做一项副业吧。
在本职工作之余,输入与输出并举。读书,看电影,追剧,听音乐,旅行,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输入的要领。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天地万物,人间百态也都是输出的素材。
输入多了,输出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关于输出,有人搞艺术,有人搞音乐,有人搞影视,有人去写作。我想,这些输出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得到情感的体验,艺术的享受,思想的升华都是相通的。
平庸如我,那些输出方式都不会,就只好学写作了。灵感来了的时候,倒是能痛快地写出些东西。可灵感这玩意儿,就像是生活中不常见的美女,你刚鼓起勇气跟她搭讪,还没对上两句话,她就走了,你想跟她谈恋爱,那是不存在的。没有灵感的时候,面对纸和笔,经常三天两头憋不出一个字。后来索性不要纸笔了,改成了电脑。坐在电脑跟前,也还是抓耳挠腮敲不出半个字来。遇到点挫败就颓废想放弃,稍微得到点鼓励又发奋想有为。经常感觉自己不是写作的料,这辈子写出来的文字都没有变现的可能。可是又心有不甘。就算能变现,赚个三百五百又能证明什么呢?
于是,在写作不能变现的日子里,一边是穷困,一边是励志,循环反复。这个穷,不单单是财务上的不自由,更多的是指写作本身的穷途末路。然后在这条道路上困兽犹斗。
对于我来说,写作已然不能变现,或者说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物质的支持。那么,写作就必须寻找一种突破口,不能沦为仅仅是自娱自乐。自娱自乐是没有前途的。写作的意义也必须得到升华,进而上升到人生意义的高度。这种高度要高到在精神层面能冲破写作必须变现的现实藩篱。这样写作本身才能克服困难突出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包围,让作者在这条道路上可持续地走下去,探究自己未知的领域。但是这种高度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在写作不能变现的日子里,请写作者们多多保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