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柳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花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落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冷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丧?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百花凋零,满天飘飞,颜色快要消失,香味就要散尽,有谁会去对它们心生怜悯呢?所有的生命都会结束,如果我们对生命的结束没有怜惜的感觉,那么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花谢的时候,空中会飘过一些细丝、柳絮、花絮等,它们飘落在地上、水榭上、绣帘上。黛玉对飘飞无根的东西会格外注意,它们最能体现黛玉的心境。黛玉父母双亡,孤苦无依,寄人篱下,所以她时常会有一种漂泊无依的感觉。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闺房里年华正盛的少女,惋惜春天的流逝,不知道该如何释放这样的愁绪。
“手把花锄出绣闺”,这是一个画面,黛玉拿着花锄,走出了绣房。“忍踏落花来复去”,“来复去”是形容动作,满地都是落花,不忍踩踏,所以要犹疑、徘徊着走。这也是黛玉对生命的一种理解和爱惜。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春夏之交,桃花、李花都已飘谢,可是柳会结丝,榆会结荚,它们不惋惜桃李的飘零,独自完成着属于自己的美好。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葬花词》一开始就在暗示黛玉的死亡。花在明年还会再开,可闺中的少女是否还在在就未必可知。黛玉对死亡一直有一个非常强的意识,所以这显然不是在悼花,而是在悼亡。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燕子三月在梁下筑巢,可到季节转换的时候它就飞走了。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这里流露的是黛玉身上的某种毁灭感,意思是所有生命到最后,都不过是“人去梁空巢也倾”的空幻。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用刀来形容风,用剑来形容霜,它们都在逼迫、摧毁着青春。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你的美到底能持续多久?一旦飘零就无论如何也找不回来了。
“花开易见落难寻”,大部分的生命是只看到花开,看不到花落的。所以黛玉在这里讲“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实际上她一直认为花的鲜红跟她的血泪是一样的,花是生命,她也是生命;花凋零,她也凋零;花埋葬,她也埋葬。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这完全是黛玉的心境,寒冷、凄凉、寂寞、孤独,在黄昏把门关起来,昏暗的灯,冰冷的雨,寒凉的被。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好像在嗔怪这个女孩怎么这么容易感伤?她的感伤不只是可怜春天要过去了,也有点懊恼这个春天。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可怜春天怎么忽然来了,懊恼它怎么忽然又去了,其实在讲时间跟岁月,来的时候不声不响,走的时候了无痕迹。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昨天晚上听到整个的花园里全部都是悲伤的歌声,知道是花的魂和鸟的魂都在哭泣,因为春天就要走了。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这是在讲孤独,讲生命里的某种自我完成是其他生命无法理解的。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但愿我腋下可以生出翅膀来,能跟这些花一起飘到天涯海角。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香丘”是讲花冢,此处借指女人的坟墓,在天涯海角有没有一个能够埋葬我的坟冢?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如果没有这个可以埋葬自己身体的地方,那就不如用锦囊把这些花收起来,“艳骨”是形容花的尸骨。不如用干干净净的一堆土把你生命里的所有的繁华全部掩埋。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如污淖陷渠沟”,此时,黛玉所有的心愿都出来了,生命本质上是干净的,干净地来,也得干净地去。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个“尔”是花,你现在死去我来收葬,我也不知道哪一天我会走掉,哀悼花也是在哀悼自己。
“侬今葬花人笑痴”,我今天做葬花这种傻事,所有人都笑我。“他年葬侬知是谁”,那以后埋葬我的还不知是谁?对生命的最本质的警醒出现了,有谁会珍惜你的身体还是个干干净净的身体?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这好像在预告她自己的死亡,春天过去,百花谢完之时,也就是她容貌消失、红颜老死的时候。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春天过完了,青春的生命也结束了,是花在落,也是人在凋零。
我相信所有被《葬花词》感动的生命,内心都有一种对“干净”的坚持,因为人活在现实里一定有很多的妥协,有很多的牵连,甚至龉龊。可是在读《葬花词》的时候,刹那间会引发一个生命对没有任何牵连和纠缠的“干净”的向往,这才是《葬花词》真正动人的地方。这是黛玉一直以来的心志,她宁可毁灭,也不要沾染人世间的肮脏。我们在旁边看着黛玉孤独痛苦,觉得不忍心,可是对她来说这是一种自我完成。如果用另外的方式让她去活,她是无法活下去的。
《葬花词》让人碰触到很多东西,其中有对自己生命的眷恋,也有对身体上的洁净的坚持,归根结底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生命。这首诗有生命里自我坚持的部分,以及刹那之间对自己生命的珍惜、挽叹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