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渴望获得成功。他找寻了很多种方法,都没能奏效。
于是,某一天,他准备去请教德高望重的禅师。
禅师了解了他的来意,对他说:“你跟我来,等到了目的地,你自然就能找到成功的秘诀。”
年轻人很高兴,跟着禅师,翻山越岭,走过一座山又一座山,疲惫、劳累、厌烦、愤怒等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一直影响着他,他觉得禅师骗了他。
最后,他终于忍不住了,不耐烦地对禅师指责道:“究竟还有多远?根本就没有秘诀对不对,你肯定是在骗我!”
禅师笑了笑,平静地指着不远处的小河,说道:“你到了河边,我就告诉你还有多远。”
年轻人气呼呼地来到河边,正打算质问的时候,禅师一把将年轻人的头按在了水里。
这时,年轻人不断挣扎,无奈周围充斥的全是河水,让他难以呼吸。
此时的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空气,空气,我要呼吸。”
禅师放开了手,年轻人猛地坐起来,大口呼吸着空气,他觉得从来没有对空气如此渴求过。
禅师不慌不忙地说道:“年轻人,你来向我讨教成功的秘诀,可是你一路上内心中所想的都是焦躁、怀疑、抱怨,这些因素都在分散你的注意力,你走了一路,这些没必要的东西也跟了你一路。”
禅师话语一转:“而就在刚刚,你被河水淹没的时候,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年轻人答道:“我在想挣扎起来呼吸,我极度渴望的是空气。”
禅师笑道:“是的,被水淹没的时候,你只有一个念头,并且你忘记了疲劳和一路走来的辛苦,也忘记了愤怒,一心求的,只有空气。如果你能把对空气的渴望运用在对成功的渴望上,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年轻人顿时大悟,对禅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世界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也和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想着更多的事情。
最后,往往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成功,而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反而阻碍了我们前行的脚步。
若能够将所有事情精简掉一部分,只留下一件事,专心去做这一件事,那么你就找到了成功的秘诀。就好比你同时去追两只兔子,那么你一只也抓不到,又好比你同时听两首优美的曲子,那么你听到的只能是杂音。一次只做最重要的那一件事,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这正是《最重要的是只有一件》这本书中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而作者本人加里·凯勒和杰伊·帕帕森也是这个道理的获益人。
加里·凯勒是“凯勒威廉姆斯国际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世界上最大的地产公司之一,他著有多部畅销书。
而杰伊·帕帕森是此公司的副主席,也是一位时政演讲家及企业培训师。
加里·凯勒用十年时间创办了这家优秀的公司,可是有一天,公司全盘陷入困境,尽管做了很多牺牲和努力,公司还是一团糟。
于是向他的导师求教,经过导师的一番了解之后,分析出只要在公司选出14个关键人员,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就能扭转局面。
为此,他辞去了自己CEO的职位,给了最合适的人,果然公司的业绩又重返成功。
后来,公司进入平稳期之后,加里·凯勒发现他们虽然能完成大部分的工作,但有时最重要的工作却没有完成。
他有些苦恼,于是他试着和他们沟通,并帮助他们简化那些看似重要的工作。
从“本周需要做的几项工作”到“本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什么?”虽然这个方法是出于绝望才想到的,但它又一次地给加里·凯勒带来了惊喜,之后这14个关键人的业绩直线上升。
只做一件事,就是要聚焦你的目标,等你做到一件事情成功之后,就会发现,能够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都是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
钟情一件事,术业有专攻,成功也是有迹可循的。
01
首先,要明确会阻碍并误导成功的信念有哪些。
我们应该透彻了解能够阻碍和误导我们成功的信念,好让我们打破固有思维,制定人生目标。
现如今的碎片化阅读让我们随时随地能够吸取到不同的知识,更让我们感到,似乎做每一件事情都是那么地迫不及待,为了不落后于他人,我们都想同时处理很多事情,可是这其中有太多的误区了。
同时处理很多事,会让我们轻易抓不住重点,并且在切换任务时,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也更容易导致错误,同时做几件事情会得不偿失。
人们误以为过上有规律的生活,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律,其实并不是。
成功是循序渐进的,要成为自律的人,我们可以将做一件事情培养成习惯,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66天,在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里,你也会受益颇多。
如何才能变成习惯呢?
伦敦大学的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当参与者通过了95%的能量曲线且继续某个动作时不再费力,就可以被称为“习惯成自然”了。
研究人员要求学生进行锻炼或者控制饮食,并记录下这个过程。调查结果显示,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
被测数据实际为最少18天、最多254天,但66天就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较简单的习惯耗时较短,较困难的习惯耗时较长。
自助小组通常鼓励人们21天完成一次转变,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是不现实的。
形成新习惯需要时间,所以别太早放弃。找到努力的方向,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动用所有的自制力去塑造它。
人们往往觉得意志力是我们想拥有就能拥有的,科学分析来说,并不是这样,意志力也是会耗尽的,只有适当地休息才能补充。
所以我们一天当中的专注时间并不能够持续太长,这就可以让我们在一天中意志力最强盛的时间安排最重要的事。
我们都认为目标设置地太大,不利于成功。
但这里需要纠正的误区是,我们的短期小目标不能设置太大,而长期的远大目标可以极尽你的想象,志存高远会给你提供最佳的机会,让你取得非凡的成果。
02
其次,要了解精简事项有助于提高效率。
“多米诺效应”是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这个效应告诉大家:一个最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小目标的达成会产生“多米诺效应”,一步步地促成最终目标的实现,从而将你引领向卓越。
就像我们现在讲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只要做好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能让他成为多米诺效应中的初始力量,为我们带来成功。
因此,将事情精简到一件,反而会更有助于提高效率。
那么怎么样才能叫做将事情精简到一件事呢?
“待办事项清单”里面可以有很多事情,并且列清单的确是一个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但同时我们也会被限制住,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完成清单上的每一件事,而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的重要与否与先后顺序。
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成功清单”,它是围绕目标缩减出的事件清单。
针对现在的生活节奏,“成功清单”上的事情,每天只需要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可以都是围绕你的终极目标来安排的。
第一项是重中之重,主要精力则放在第一项上面。完成第一项,再去完成其他的,只有区别对待每一件事,才不会掉入思维陷阱。
03
最后,一次只做一件事,能让你释放你的内在潜力。
当我们知道了精简事项的重要性之后,可问题往往却是不知道怎么样去找到最重要的这一件事。
这就如同,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并不难,难的就在于不懂得如何去规划。
这是个大命题,只有学会处理优先事务,目标才能成就你的人生,否则目标就毫无用处。
书中提到一个倒推法,可以用倒推法来帮助你设立目标,确定优先事务。
从长期目标中,思考出5年目标,再到年、月、周,最后到每一天的当下,问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这是思维宏观、行事微观的学习方法。
另外,还必须要为自己预留出完成优先事项的时间,这种方法在于今早规划自己的时间,可以一天规划4小时或者更多。
书中有个例子,我觉得特别受用。
《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一书中,史蒂芬·金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我的日程安排地很清晰——上午用来处理新事务,比如撰写文章;下午用来打盹儿和写信;晚上用来读书、和家人在一起、玩游戏、做些工作上紧急的修改。基本上,上午是我最重要的写作时间。”
一天中用4小时来完成重要事项,或许比史蒂芬·金的描述更让你感到惊讶,但无人可以否定他的成就——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成功、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我们可以和自己约定好,把一天中较早、较充分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
成大事者不是在拉长工作时间,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得更多。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就是想要表达,每当我们有太多事情缠身,烦扰到抽不开身,或者等待处理的事情太多的时候,往往才是最需要思考的时候。
将“待办事项清单”中的任务精简到一件,并预留出时间来完成它,从平庸到卓越也许真的只有一步之遥,那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
齐悦社群季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