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6 彭苗嘉
什么是乡土社会呢?它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大范围来说,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中国也仍旧处于乡土性的社会结构中。
在城里人眼里,乡下人总是“愚”的。那么,“愚”是什么?在城市里,乡下人不懂规则,这是“愚”;说乡下人不识字,这是“愚”,费爷是不同意的。乡土社会的特点是,这种社会中的人是在熟人关系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说,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是天天见面的。“贵姓大名”是因为不熟悉才用的词。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
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
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为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但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传的情、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人靠了词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祖上那套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境,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格局上,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城里人所以为的“愚笨”,其实是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传达而产生的结果,在熟人社会里,举手投足都表达着确切的意义,语言并不是唯一的象征体系。只有乡土性基层发生变化,文字才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