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好友号召,加上本身颇爱读书,于是便六人行共同组成了一个半社会的读书会,大家约在一起每月读书交流,畅谈半晌。
读书本身不难,读书交流稍难,读书后当面交流讨论最难,尤其是在帝都北京,时间成本太高,即便如此,也把此事作为一个理想中的事情对待,否则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倒显得比较枯燥,即便在科研中寻找乐趣,也难以承受长期的辛劳,而读书正好可以作为一个缓解的间隔。
读书不在乎类别,专业与业余的差别也不大,关键在于从过程中获得知识,避免读完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凡能从中有些许收获都是好的,哪怕多识了几个字也比不读要强。读书不在乎时间,想读就读,书又刚好在手边是最好的,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回想十年前刚读本科时,舍友将文本的电子书拷贝到mp4或手机上来看,也是挺有意思的,尤其是男生爱看的武侠和女生爱看的言情,成了上课和午夜必备,想必当初很多人的视力都是因此而下降。而现在,虽然手机如此便捷,但是读书反而成了更加奢侈的事情,且颇有一股实体书复兴的趋势。
我是喜欢看电子书的,主要是因为携带方便,iPad里面放了许多书需要好久才能看完,基本也不需要考虑更新,即便有新书想看也可以很方便的添加进去。我也喜欢看纸质书,主要是在飞机上的时候看纸质书比较方便,避免了空姐强制停止使用电子产品,另外,机场的书店促进了纸质书的推广,每次出差忘记带书或去程看完回程乏味时,便可以在机场顺便买一本书阅读。
发起者也是爱读书之人,且目前都是朋友间的小聚,但组织形式和管理规定还是颇为正式的,从读书会的名字确定到读书会管理办法的制定,都是群策群力且民主投票产生的,虽然星火读书会并不是我最中意的,但怀着多元共享的理念也是欣然接受的,回想起来还是更喜欢三里书屋,不禁有些惋惜。草拟的管理规定经过大家共同商议确定了下来,涵盖了活动时间,活动主题,主持人员,会员纳新等等多个方面。
一次读书会大致三个小时,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介绍读的书籍内容,介绍读书体会,或是介绍其他相关,我爱讲故事,也有人喜欢讲道理,还有人喜欢讲八卦,不过不管讲的是什么,读书会整体的节奏进行有序,基本兼容并包了多元文化。由于每次针对某个特定主题类型的书,因此大的方向不会改变,在大的框架下多元思想的碰撞确实更容易迸发灵感,也可作为科研之余的调味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硬实力比如点心、茶水、鲜花、香熏等等调节气氛的必备良品,规格却也高端。读书会意犹未尽时,更可以会后小聚,只差彻夜长谈,仰望星空。
想到星空,不免想到读书会的名字,星火,意为星星之火 ,想必随着发展将会照亮整个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