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怎么办?我们是无力,还是无能?

我相信, 文科生的身份,是套在所有文科生头上的枷锁。至少,曾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负担。这里的文科生,我主要指的是学中文、历史、政治、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生及研究生。

我是一名某985名校的中文研究生,今年毕业后,虽然也不是没有找到工作,但还是觉得文科生的身份在这个时代太尴尬了。他们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很快乐,但我还是替自己的命运发出一声悲叹。

四个月前,我在北京参加了18届的校友会,那里大咖云集,很多知名的学长学姐分享经验,他们之中有商业的高管,有创业公司的ceo,有技术人才,18届的新成员也是藏龙卧虎,但我们交流了一下午,也没找到几个学文史哲的校友。他们为什么集体缺席了属于他们的校友会呢?是他们太清高了吗?在我看来,还是他们的学科太边缘了,无法和参会的大牛们形成利益的沟通,对他们来说,校友会也并没有吸引力可言。

半年前,我参加了在北京某地产公司前10强的面试,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在商科、建筑等专业人才面前几乎找不到一句话说。我们的同学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在食堂讨论学术脑洞问题时,侃侃而谈,刹不住车,而到了面试场合,却成了没有用武之地的丑小鸭,无法和周围的选手融为一体,发言也经常很尬。

我一个中文同学,因为口才出众,经过三轮以上面试,进入了北京一家不错的地产公司,当周围的同事得知TA是中文出身时,都惊呆了,认为中文系是不会也不可能进入地产公司工作的,哪怕是品牌等需要创意的岗位。在他们看来,中文等于文学,文学又和语文老师绑定了,文科生要去当老师和公务员,或者做一名报社的编辑。仅此而已,很难发财致富。之于成为作家或知名学者,几乎是很多人无法实现的梦想。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们大多数不会ps技术,不会剪辑视频,不会电脑软件操作,不会广告和新闻传播,只会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大量地借书,来消磨时间。和理工科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相比,我们看书的一类人总是显得如此不合时宜。我们啃的那些艰涩、枯燥的书对这个时代毫无用处。

我们中的人很多性格内向,疏离于这个时代。他们找工作最不着急,那些最热门最挣钱的秋招岗位和他们无缘,比如地产、金融等岗位。到了春招,他们依然很有定力,在一所北京也算一流的985名校,中文系的十二名硕士研究生,到了5月份居然还没有开始找工作,他们还集体报名了一个编辑类的岗位,公平竞争,颇有名士的气质。出版类的公司或事业单位,校招往往到了五月甚至六月,很多优秀的出版社也基本没有校招名额,他们给的工资也很低,一切都说着出版业已经成了夕阳的产业,人文艺术已经几乎没有了大众化的可能和余地。

我有一个本科好友,性格极其内敛,高考因为几分之差而与华中某985名校擦肩而过,他大学毕业后,待业了整整两年,他恐惧就业,也觉得自己过于内向的性格不适合工作。他精通电子计算机,但没想过拿它当职业,他很有想法,热爱二次元、科幻小说和一些网游,但也没有发展成自己的副业。他在这个欲望化的时代里没有发展的空间,只是静静地守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在中国,像他这样的人太少了,他的性格和行为也不值得提倡。但他不幸的是生在了这样一个欲望化时代和空间里,我曾经说,如果他生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可以过上很诗意悠闲的生活,甚至能成为诗人、艺术家,那时的大学还包分配,在一座中小城市里,从事着稳定的工作,过着清闲而舒适的生活,而今天这个时代将这一切都拦腰斩断了。这个时代已经不具有他们发展乃至生存的条件。

我们到底是无力还是无能呢?在我看来,他们有能,却疏离于这个时代太久,也变成了无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伊始 一个新生儿呱呱坠地,一个纯净、澄澈的灵魂,与这个世界共呼吸。他(她)是美好的、亦或是被祝福的。成长,似乎注定...
    酸朗姆阅读 3,610评论 0 0
  • 从放假以来,第一次觉得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如此的放松,即使现在外面乌云密布,而我身处候车室。可能是因为天气不好,候车室...
    一棵奇思幻想的树阅读 923评论 0 0
  • 第一次见面,笑颜如花,我就知道我们将要成为朋友,是那种完全可以把心交给对方的朋友。 四季循环太快了,我...
    无穷级数阅读 3,520评论 0 1
  • 根据时间管理践行规则,此刻本该睡觉的,我却敷着面膜泡着脚,应了那句“敷着面膜熬着最贵的夜”,此刻完全是属于我自己的...
    爱折腾的李杏阅读 1,293评论 0 1
  • 你说,大家来参加升旗仪式,是不是都为了能光明正大地偷看一眼平时不容易见到或者能见到却不敢明目张胆注视的某个人哪?”...
    又傻了木阅读 1,7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