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在远赴日本学习后的几年,又去了很多地方,去过围巷村体验生活,并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又说又笑,能深深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及神态变化。围巷村的气候让人不知所措,刚来到这里就有一种格外迥异的感觉。围巷村人的生活非常丰富,非常多姿多彩,从路边经过,我已经闻到浓浓的艇仔粥味了,桌上还有掉落的残余。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们,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能深深感受到围巷村人民的生活外,还能学习到许多。
跟第一本书《箭术与禅心》相比,第一本书虽然短短几页纸,但是让人印象深刻,讲述的是作者在远渡日本的那几年,跟着禅宗大师铃木大拙学习箭术,并得禅悟道。而这本书不仅多了一些关于哲学的知识和智慧,还多了一些故事情节。
那一年我二十岁出头,在我一生的我最重要的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我没有预料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有时,我也会咬着笔帽想,为什么要放弃闲适的大学生活死磕自己。其实,我渴望在未来的生活中做出一些改变,我渴望自己蜕变成心里憧憬的那片云。
一个人生活在围巷村十分辛苦,但最可怕的还是巨大的孤独感。独自吃饭成了我一天中必须经历的煎熬,我的孤寂感无法被刀叉切割,恣意地溢满了整张餐桌,于是吃饭的作用只剩下了填饱肚子,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
我心中有我渴望想要变成的样子。
我努力地习惯了一个人写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喝茶,虽然好像都缺了点什么,但我也贪恋着孤独的自由。
好不容易习惯了城市的喧闹,我又不得不动身前往围巷村的小店。
我清楚地记着堪培拉早上5点钟的垃圾车,我记得黎明还未到来时踩过的湿软的土地。
父母的规划,朋友的出路,都压迫着我的神经,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把一切都搞砸了?要不放弃吧……放弃吧……
然而我知道,在通往未来的那条路上,我必须花很多时间在这里。
我在一次次放弃的边缘坚持了下来,每当凉水拍打着我的面部,心中那团不灭的火就烧得更大。
后来我明白,在偌大的城市里,从怀抱梦想的那一刻起,我就跳进了命运的深渊。唯有努力奔跑,才会有冲出困境的希望。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定有人在坚持的。
我们每天都和别人做着一样的事情,没有奇思妙想,没有天赋异禀,凭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在人生这场马拉松里,别怕孤独随行,别怕暂时的落后,很多人跑着跑着就停下了。只要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平凡的重复能成为我们一骑绝尘的物质基础。
我清楚地记得晨曦铺满路时心脏猛烈地跳动。我那段艰难又拼尽全力的时光,我非常怀念那段时光。
二十几岁的我时常问自己,拿什么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本书记录了我成长路上的痛与伤、苦与乐。希望大家能够从书中读懂自己,读懂生活,和想要成为的自己相视而笑。
在本书的后面一页,我会提及到心怀感激对人的重要性。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猫,猫的起源故事要追溯到公元年前在埃及金字塔还没建成的时候,当时的社会是很可怕的,病发的老鼠疫情遍布全世界,就像现在的经济危机一样可怕。
是什么解决了这一切的问题?是一只幼崽猫的诞生。一只幼崽猫对人的感情有多深。可以说这是一部动物情感小说,也可以说是哲学书。故事情节非常新颖,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著者
195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