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选择,是开启改变的开关。那么打开这个开关后,我们要怎么进行行为的改变呢?
比如我们主动选择了学习,定了计划,但到最后很多事情只做了两三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基本上都只是三分钟热度。为什么会这样?
陈海贤老师说,那是因为你的躯体里其实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感性的自我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的自我就像一个骑象人。
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而且形容得很贴切。他表达了对于改变这件事,只靠理智的力量而忽略情感这头大象,基本上是很难走向目标的。
那既然不能忽略情感面这头大象,我们就需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这头大象会被什么所吸引导致跟骑象人的目标相悖。现在我们先假设情感大象是一头吃货,只有食物能吸引它,看看他的食物到底是什么。
第一种食物是情绪,大象容易受情绪激发。它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情绪所驱动。
所以你对目标产生了什么情绪,就相当于在大象的前面投放了什么食物。腐坏的食物可能会成为改变的阻力,但香美的食物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强大动力。
第二种食物是经验,大象很受经验支配。你可以理解为经验是它吃过的美味,它只认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我们的理智告诉他的前面的“期待的好处”,它根本不认。
比如我们都知道,每天早起,会更有精神;不拖延,会让生活更高效更有成就感;多健身能获得一个好身材,让自己更有魅力;这些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但我们并没有深刻地体验过这种好处。
相反,我们体验过睡懒觉时温暖的被窝,打游戏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这些都变成了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好处。
对于情感大象来说,那些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期待的好处在前面,看不到吃不到,而经验的好处我知道在哪里或者就在我眼前,我可以随时可以吃到。
所以当这两个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那个“期待的好处”,而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个“经验的好处”,哪怕有时候这个“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说到这里可能你就知道了,要让大象跟骑象人目标一致的话,你得先让它见过吃过骑象人所说的那些“期待的好处”,把它变成“经验的好处”。
用陈海贤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的行为,新的反馈,新的强化,亲身感受它。也就是用新的好的健康食物,来替代大象以前吃的垃圾食物。
那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一个悖论吗?想要改变就得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可问题是改变本身就是一个获取新经验的过程。你这等于是在说想改变的前提就是必须改变嘛。这不就是一句废话吗?
其实还真不是,因为改变也是分程度和大小的。有一本书叫《微习惯》,他指的是,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好习惯,那你就从最微小的改变开始。本质其实就是降低预期,追求成功率而不是改变的幅度。
所以不要告诉你的大象多远的地方有一个多么好吃的东西,它不信。但是你每次就在距离它就一步远的地方放一点东西,它吃着吃着,可能不知不觉就接近你的目标了。
总结而言,自制力其实是个伪命题。多数时候我们不可能纯靠理智就能执行计划完成目标。要改变就必须要同时尊重你的情感大象,小步引导它。让每一个小量变创造的新经验,逐渐替代旧经验,最终形成质变,真正实现行为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