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目,先打住,我不是来宣传那档红遍大江南北的亲子节目的,嗯,我是来推介一本书的,它的名字就叫《爸爸,我们去哪儿?》。
在豆瓣上评分很高。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可以看完的故事,却可以让你边看边哭,快乐的同时会有一点点心塞,然后更清楚地触碰到所谓的父爱。让·路易·傅尼叶举重若轻的笔触,完成的作品,是面对生命困境最好的礼物。
傅尼叶说,如果生一个残障儿是世界末日,那么他遇到了两次。祸不单行,是他对自己一生的简洁评价。这是一本他送给自己两个不可能看书的孩子的书。我想,就冲这句话,我又可以开始矫情了。
我一直喜欢书本扉页上的简介:
爸爸,我们去哪儿?
我们上高速公路,逆行。
我们去阿拉斯加逗熊玩,然后被熊吞掉。
我们去游泳池,从高台上往没有水的池子里跳。
我们去圣米歇尔山。在流沙上散步,然后陷进去,一直陷到地狱里。
即使有更痛苦的遭遇,还是要笑着活下去的“不成长”故事。
我没有孩子,嗯,目前连男朋友都没有,就更别说结婚生子了。所以我不知道为人父母是什么感觉,也不知道身为两个残障孩子的家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但我想应该是百感交集的吧。
其实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慨是,我从不知道我的生命起源何处,也不知道它将终止何方,但是当我喊出“爸爸”、“妈妈”这四个简单的音节的时候,爱便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我想,对于傅尼叶的两个残障孩子而言,也许这个世界对他们充满歧视和恶意,但是他们对于作为父亲的傅尼叶而言,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物。也许还是他写过的最美的情书。
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好多事情,我们却仍然做不好。比如尽孝,比如宽容和谅解。就像韩寒在《后会无期》里说的,我们知道许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一个令人沮丧和挫败的事实。
在没有遇到这本书之前,我会觉得大部分残障儿童的家长,会避而不谈自己孩子的话题,即便谈,也是各种褒义词的评价会比较多。
但是遇见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喜欢上傅尼叶幽默的刻薄。他毫不掩饰对两个孩子的嫌弃,觉得他们长得不好看,甚至实事求是地觉得他们蠢。更加突破了禁忌,觉得奇迹不是生出了残障儿,而是残障儿自己走失,然后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也许这么看,你会觉得,傅尼叶算不上一个好父亲。但事实上,他已经把父亲这个角色扮演得非常出色。他说,和自己的残障孩子相处,需要天使般的耐心,但是他觉得,自己不是天使。所以会生气,会像正常孩子的家长一样,被孩子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板起面孔生气。
“他的可爱就在于这种没心没肺——有时候没心没肺具有哲学高度,意味着,一个人并没有被苦难打败,甚至把苦难当成宠物,养着玩。”这是豆瓣上对傅尼叶的评价。我在某天看到时,便记住了。
拜托,人家生出残障儿已经遭遇世界末日般的绝望,就不要连人家任性刻薄的权力都剥夺了,好吗?那样太残忍。
书上说,凭什么正常小孩吃奶油巧克力弄得一脸都是,大家就笑死了,残障儿这样干,大家就假装没看见?傅尼叶认为,不该剥夺孩子逗他发笑的权利,这是他作为父亲的特权。他甚至把苦难变成一部黑色幽默片,自己当起观众来。
于是痛苦在他笔下,竟然变得具有审美意味和让人愉悦的可能。只是,你在被他的文字逗笑的同时,也会感知作者同等程度的悲伤。
大儿子15岁时脊柱侧凸严重到要影响呼吸,必须做手术矫正,三天后,他身体直直地离开了世界。小儿子30多岁了,还在玩毛毛熊和积木。70岁的傅尼叶想象天堂,也许在那里,父子三个会再次相遇。“我不敢问你们是否还有残障……天堂里也有残障人吗?我们是否终于可以进行男人之间的交流?你们可以见到祖父了,他肯定会开快车带我们去兜风。非常非常快,我们不会害怕,我们什么都不怕,因为我们已经死了。”
有人说,残障儿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有这么不讨喜的礼物么?真想把上天揪下来打一顿。
嗯,如果你想消闲,那么就看看这本书吧,我想,在你的三观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会焕然一新。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把苦难讲成笑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