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的,不仅有学生家长,也有老师。今天分享一篇老师读者的来信。
一
再不写出来,我自己要疯了。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孩儿,看上去和别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不爱说话,上课的时候就坐在那里,乖乖的。并不下座位到处跑,也不找同学聊啊聊。最多下课的时候,在外面跑上一跑,追上一追。
能自己收拾好书包,会自己穿衣服,吃饭的时候会自己拿饭,吃好了收拾好碗筷。
个人卫生很好,孩子自己干干净净,座位周围也还好。东西不会乱扔乱放,废纸也不乱丢。
打铃了知道进教室,上什么课能找到要用的书,该写字了,能拿出应该用的本子。
特别有礼貌,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
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是不是应该很招人喜欢?
二
经过一、二周短暂的过渡,很快学习就迈上了正轨,每学完一个单元就要测验了。
看看这个孩子的成绩。
语文。
第一次考试,别的同学大部分是90多,个别70、80多,他50多。
第二次考试,低于95分的全班只有4人,他70多。
第三次考试,他30多。
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考试,他不到20分。
数学。
学5以内的数,还能考及格。
等到学完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他就只能考20、30分了。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吓了一大跳?
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连所有特殊的学生都加在一起,也没见过这样的分数。
差点儿吐出一口老血。
三
按正常的思路,我肯定是开始分析原因了——为什么这孩子成绩这么差?
可能一、老师讲课有问题。
我不敢说自己教学水平有多么高,也不拿其他同学的成绩来对比,但是基本的知识,教学大纲的要求还是能落实的,怎么也不会教得学生考十几分吧?
可能二、学前基础是0。
还真是巧,这个孩子上过学前班,应该不属于零基础。就算是零基础的孩子,我们见多了,可能开始的时候会有一点点吃力,跟不上,但绝不至于考十几二十几分。
可能三、上课不听讲。
表面上看,他每天上课都乖乖地坐着。让翻书就翻书,让写字就写字。嗯~~~但是从不举手。
每次我觉得特别简单的题目,比如:认字“大”,口算“2+3”,叫他吧。结果站起来,什么话都不说,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你。问一遍不说,问几遍还不说。我就像对着一个木头人在说话。
看来,听了没有不知道,表面看起来是在听。但是听的效果怎么样,似乎没什么效果。
可能四、家里没人管。
找家长沟通吧。花了两个小时,了解一下家里的情况,和家长协商,在家里也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放学后,要检查他的作业,没完成的要完成,没改对的要改对。
沟通得很顺畅,家长的态度很好。
可能五、能力达不到。
能力的范围就广了,大到智商,中到心理,小到读写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没有经过专业的测评,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敢乱说。
四
第一次找家长,过了几周,中间我观察这个孩子的上课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情况,没有丝毫变化。
每次好不容易我抽出一点儿时间,想单独给孩子辅导一下,一叫过来,就像遇到了木头人,什么话都不说,问什么都不理,睁着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你,没有任何反应。
所有的作业都交,但是都是大面积空着,写出来的,基本都是错的。
说别的都可以,一说到学习上,可以说他就滴水不进,自动屏蔽。
于是再找家长沟通,提了两个建议。
第一,找找孩子为什么学习上滴水不进的原因。
第二,每天的家庭辅导,都保证效果。
也给了一些办法。
数学:练口算。
语文:读课文、写生字词。
又过了几周,还是没有任何变化。于是又给家长打电话。
家长说:
在家里学什么都不会,记不住。
讲道理说好话比谁都明白,但不照做,总是爱怎么着怎么着,就这样也不能怎么样的心态,考试不好就不好,学不会就学不会,对任何事物没兴趣。
再说多了他就哭。
孩子一哭,我就没法。逼他,我怕逼的厌学,不逼他,我想不出办法来。
以下是我的分析、思考和回复。
五
孩子为什么什么都学不会?
要么是因为能力达不到,要么是因为根本不用心学。
不听讲,说明专注力和自控力不够。
听了记不住,说明记忆力不行。
听了听不懂,说明理解能力有欠缺。
好像学会了,但是稍微换一下题目内容、形式,又不会了,说明不具备迁移能力。
学会了,记住了,但是不会用,比如,学过的生字不会组词,说明运用知识能力差。
既然是学习能力,就要通过学习活动——听说读写——锻炼培养。不读不写不学习,指望学习能力忽然有一天就进步了,这个可能比守株待兔还要小。道理很简单,不证自明。想跑得快,就要多跑;想打篮球好,就要多打;想学说话,就要多说。
能力达不到怎么办?课外多下功夫,将勤补拙。
不用心学怎么办?——无解。不用心学,好比一个瓶子盖上了盖子,想往里面灌水,哪怕是一滴水,也不可能。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为什么能力达不到?
可能是天生欠缺,可能是从来没有培养过。
为什么不用心学?
因为学习太累,从小就没用心学过,学习能力一点儿都没有。越费劲儿,就越不想学。越不学,就越不会。越不会,就越费劲儿。陷入恶性循环。
家长说他没有用。当然,不疼也不痒,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代价,当然说了没用。
不逼孩子——怎么才叫逼呢?正常的要求不是逼,超出实际能力、超出正常情况,这才叫逼。比如体育健康测试要求,一年级学生50米跑10.2秒就是优,这是正常要求,如果要求跑5秒,这才叫逼。
没有别的办法——不会的,要么吃软,要么吃硬,要么软硬结合。具体怎么做,因人而异。
六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才能改善、改变?
第一、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认知。
1,别指望孩子愿意主动学习,尤其是这样的,本身学习能力就很弱,学习习惯基本没有,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原因很简单,人在自己做不好的事面前都会产生逃避心理。人的本性是愿意做轻松的事。孩子哭也好,说不会也好,都比努力学习、用心去记,来的轻松得多,所以孩子出于本能就会选择这样的应对方式。
2,人的本性是做轻松的事,顺从自己的内心,如果没有外力的约束,完全任由自己的性子,放飞自我,后果很严重。对孩子来说,这个外力的约束,是学校,是老师的要求,是家长的督促。
3,学校的要求是国家集中最专业的教育专家,精心研究设计提出的,是这个阶段孩子应该达到的,也是必须达到的。别忘了,这个要求也是分等级的,比如测验成绩75-94,都是良好的范围,60-74是及格的范围,如果给孩子提出合格(也就是及格)的要求,并不是逼。
4,分清楚什么是逼,什么是要求。如果家长从小不对孩子提出要求,他就习惯了对自己没有要求,所以突然有一天,社会对他有要求了,他就不能接受,甚至是拒绝,是反抗。
5,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孩子的自我评价,很大程度是受同伴的影响。学习不好,极大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自我认同,可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6,家长的责任和义务是养育孩子,养育的意思是:抚养长大,教育成才。
第二,付出切实有效的行动。
1,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讲清楚学习的意义。
2,分析问题所在,看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导致什么都学不会。
3,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
4,有效的行动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