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女性朋友来说,宫寒这个词一点都不陌生,只要是手脚冰凉都会被扣上宫寒的帽子。那么,宫寒到底是什么?安利君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那什么是宫寒呢?
宫寒并非具体的疾病,在中医上,宫寒更偏向于一种“症候”,是一些疾病的致病原因。
宫寒是中医“寒凝胞宫”的一个通俗说法,可以理解为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阳气不足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子宫、输卵管、卵巢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二、五问宫寒
1、吃冰激淋,穿低腰裤会导致宫寒吗?
许多人经期前后会出现的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在穿露脐装、吃冷饮后加重,故认为疼痛的起因,是因为受凉导致的宫寒引起。但是,人体体温调节是由大脑中枢控制的,冰激淋进入胃会融化和体温一致,不会导致宫寒。
同样,穿低腰裤会腰部凉快,肚皮吹到风会冷,但是子宫处于盆腔深处,周围都是器官和肌肉包裹,并不会冷,不会导致宫寒。
2、月经有血块是宫寒吗?
月经血因为体内的纤溶酶而不凝,但是如果时间长,血量多,纤溶酶不够用,那么就会出现血块,还可能颜色发暗,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子宫太冷把血液给冻住。
3、手脚冰凉是宫寒吗?
热量随着血液传输,肢体末端血管相对较少,当温度低时,大脑中枢会让血液流向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四肢血液循环减少,自然就会感觉到冷。所以,手脚冰凉跟宫寒没有半点关系。
4、不孕是因为宫寒吗?
不孕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因为排卵障碍,也可能是因为输卵管不通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需要医生来对症治疗,而并非笼统得归结于宫寒。
5、经期洗澡会导致宫寒吗?
经期有经血排出,更容易滋生细菌和异味,更应该注意卫生。所以,经期可正常洗澡,只需注意水温、不洗盆浴、洗完后注意保暖即可。
三、宫寒的症状
1、发胖
发胖是宫寒的一种常见症状,并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子宫热量不足,为了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脂肪就充当起“护宫使者”,子宫越冷身体就越需要囤积脂肪,从而引起发胖。
2、月经异常
经前小腹有坠胀感,并出现白带增多、两乳胀痛等现象,少数有反胃、作呕反应;行经腹痛,小腹发凉,个别女性痛经达到难以忍受之程度。
3、体质虚弱
面色黯黄,精神较差,平时腰酸腿软,小便较多,自觉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温。还带有脚冷疲软,口淡无味,喜食辛燥等。
四、宫寒的原因
1、体质
有些女性天生体质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脸色比一般人苍白。这部分人群受遗传因素影响,也许是父母体质偏寒,或者是出生时,父母年龄较大,身体阳气逐渐减少,这会直接导致子女基因上写入寒性体质“代码”。
2、快速减肥
无论采取节食、运动,还是吃药,减肥途径都是消耗大于摄入,但必须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果短时间达到瘦身目的,采取非正常手段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等于身体在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能量性物质,寒邪很可能乘虚而入。
3、经期受寒
平时人体受寒,寒邪会先侵犯体表,一步一步攻入身体内部,到达胞宫时,能量已削弱了不少。但经期就不一样了!经期寒邪不再从体表逐步进攻,而是直中胞宫。所以经期在寒冷环境下胞宫更容易受到刺激,从而导致宫寒发生。
五、如何调理宫寒
1、月经期间调养
用红糖、生姜在经期及经期前后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生姜性温,可以驱除停留在体内的寒气、温煦内脏;红糖本身含有热量,对于缓解瘀血带来的疼痛有一定效果。
在经期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加速经血排除,同时也有活气血,暖宫的功效。
2、日常进补
枸杞、龙眼、大枣、当归、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汤水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3、茶饮调养
日常养成饮用红糖姜茶的习惯,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也可用黄芪、大枣、当归泡水代茶饮或煎服,可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也是驱除宫寒的有效方式。
4、中药泡脚
艾叶、肉桂煮水,用以浸泡双脚。肉桂性热可以驱走体内寒邪,可从整体提升体内温度来抵御寒邪,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5、日常运动
“动则生阳”,可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