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新时代士的精神”获取更多信息和链接!
00后大学生来信0019
问题51,尤其喜欢“一万年太久,只挣朝夕”,有段时间自勉自己行动就想起这句话
一句话才能被看到,精选留言功能也是绝了[苦涩]那就在回复区写思考吧
我最开始知道毛主席应该还是从我爷爷那里听说打蒋介石的故事
了解毛选也是最近9月份才知道
很想请教何校长一个问题:
我听说毛选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可是学生看不懂,更何况去讲实用,请问何校长是如何看这本书的?
答:首先毛选不是一本简单的书,不能把它当作畅销书,口水书随随便便翻翻就束之高阁的。这本书是毛泽东花了大半生的心血,如何凝聚一团散沙的中国人,是建国的至尊秘籍,是重塑华夏文明的强者之音,毛泽东后来自己都说,我的这几本书(指的是毛选四卷)不是简单的几本书,而是牺牲了,浸透了几百万人民的鲜血之书。由此可见,写作毛选的代价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心血,还有几百万人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做出的伟大的牺牲。
年轻人读毛选,我个人认为有三层次第学习路径。
首先是需要对毛泽东本人有较为深刻的熟悉。比如知道毛泽东的家庭背景以及受过的教育。他从青年时代求学就开始立志,绝大部分人立志,比如将来要做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之类的,毛泽东则是,不能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否则只是在形式上简单模仿有成就的前人,真正的立志首先要寻找真理,他和友人通信说若“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还提出“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典型的湖湘学派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
为了追求真理,他从小和父亲抗争,和束缚他的学校,老师等一切平庸的力量抗争,去尝试和各种学校和专业,不达真理不罢休。见到饥民,他会流泪,把粮食施舍给他们,见到权贵,则是“粪土当年万户侯”,青年毛泽东深受内圣外王,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实学影响。
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的思想进一步成熟,突出把握住事物的“大本大原”,即面对万千事物时,抓住主要矛盾和根本之处,这点很像老子的“道”或者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他提倡体育,并把体育和国力关联起来,他认为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所以,毛泽东理解的体育,远不是现在专业或者职业人士的稻梁谋的形式研究,而是他借体育来提倡勇武世风和充满朝气的踔厉奋发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体现在毛泽东的所有诗词和文章中,读他的文章,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感受到人活着永远是有精神,永远是有方法,且永远有行动,这就是伟人的魅力,不朽的力量。百年来,没有任何思想家,知识分子或者作家对中国的国民性塑造有毛泽东大,可以预见的将来,毛泽东对中国人的影响也在华夏先贤的前三之列。我们中国人很务实,说的再好听,不如做的伟大。
毛泽东是一个哲人王,从小打下的哲学功底,只有他从根本上分析出了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毛选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之问“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意义重大。
其次是对中国的近代史有深刻的理解,需要知道毛泽东等第一代共产党人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在那个丛林法则的时代,中国人差点亡国灭种了,他们做出了怎么样的社会实践,比如实践过无政府主义。毛泽东还听过罗素的用资本主义式改良主义的演讲,探讨过在那个时代民主主义,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可行性,得出的结论是“真理上赞成,理论上也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对于当时的中国农村问题,毛泽东花了很多年去调研,比如那时候中国的佃农的一年经济状况,寻乌县调查,兴国县调查等,中国人为什么最后走了革命的道路都是有一整套历史必然的逻辑的。
此外读毛选需要知道毛选里面的文章写作日期,和那个时期的国共双方的关系,以及和日本,苏联,美国等国际形势,毛泽东是如何洞察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抓住历史的机遇,做出天才般的战略部署。
最后是自己有实践,当自己离开校园的保护,远离只有书本的片面知识,自己亲身参与社会的一切,看到真实的人性和社会丑恶,再来读毛选,你会体会更深,收获无穷的真理,好好活着的希望和生命的力量感。